大家好,我是来自珠海的家庭教育专家苏主任,实时分享实用又易懂的家庭教育方法给大家。如果你也在育儿过程中感觉到困惑或者挑战,那么请一定要关注我,“苏主任Talk”让你轻松育儿,孩子成长健康又快乐!

各位宝妈宝爸,大家好。今天苏主任要对你们进行灵魂拷问了,你们真的对自己的孩子完全了解吗?

许多父母和朋友也有类似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这么不一样?有时候一家人围绕着宝宝团团转都忙不过来,身心都累,这时候就要考虑你们的宝宝是否是高需求宝宝了。

到底怎么样的宝宝才算是高需求宝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需求宝宝的特征

高需求宝宝的特征

01 性格敏感,反应较大

高需求宝宝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很敏感,当宝宝熟悉的人离开或环境发生改变时,又或者没有抱宝宝,他们一般都会做出剧烈的反应,甚至一直在哭闹。又比如尿不湿只是湿了一点点,他们又会开始哭闹,想要引起家长的注意。

02 睡得比较少

高需求宝宝睡觉时间比较短,而且一般属于浅度睡眠,非常容易被惊醒。惊醒的时候就需要妈妈的安抚,或者是要喝一点母乳或奶粉才能顺利入睡。

03 很难安抚

只要宝宝哭闹不止,就难以安抚,试过用一些安抚玩具给宝宝玩,但发现几次后就不起作用了。然后就不断试其它的方法,虽然过程很辛苦,一旦成功安抚了宝宝,妈妈就会很有成就感。

04 要一直抱着

高需求宝宝非常需要家人的陪伴,并希望一直被抱着陪伴在身边。有时候当你坐下来的时候,宝宝一定会生气,要求你一定要站着,这样做才能让宝宝比较满足。

05 有分离焦虑症

有时候妈妈只是离开宝宝一下,或者上个洗手间,他马上放声大哭,严重缺乏安全感。

06 总是精力充沛

高需求宝宝似乎永远不知道疲倦,妈妈哄着哄着自己都快睡着了,他还是一副精力充沛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就是高需求宝宝的一些主要特征,各位爸爸妈妈可以对号入座了,你家里那位是高需求宝宝吗?

其实照顾高需求宝宝是一件很困难、很辛苦的事,常常会让家人很崩溃。苏主任给大家总结了一些照顾高需求宝宝的秘诀,希望可以给高需求宝宝的父母们一点小小的帮助,希望可以减轻你们一些压力。当然,苏主任还是要提醒大家,以下方法因人而异,仅供参考。

照料高需求宝宝的秘诀

照料高需求宝宝的秘诀

01 父母要稳定的情绪

父母有时候太想把自家的小孩安抚好,但当下的情绪可能会很糟糕,甚至焦躁不安。其实宝宝是完全可以感受到你的不安,因此父母这个时候稳定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变得平和、温柔,这样宝宝才不会焦虑不安。当情绪不好的时候,父母都需要学会疏导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冷静一下。

苏主任在过往的课程中就常常和家长们分享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可见情绪是多么关键的事情,你也要学习一下情绪管理吗?

02 多做肢体接触

高需求宝宝特别需要满足他们的安全感需求,所以父母可以多和宝宝接触,以减少他的不安情绪。建议爸爸妈妈们,在宝宝洗完澡后,可以给宝宝按摩,然后和他说说话,聊聊天。让他和你的肢体有更多的接触,这样可以大大增加他的安全感,而且可以刺激他的感官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给予感觉刺激

高需求宝宝在很多方面都比较敏感,所以多给他刺激,可以降低他在各方面的敏感性。父母可以抱着宝宝有规律缓缓地轻轻地摇晃(注意不是老一辈育儿的抖动或者剧烈摇晃),或是让宝宝躺在摇摇床上,又或者可以用瑜伽球让宝宝趴在上面,轻轻的前后移动,让他保持平衡。这样做可以刺激他的前庭觉,可以提升他的环境适应力、专注力以及平衡感。

04 找“队友”神助攻

虽说宝宝很黏妈妈,但妈妈不是超人,偶尔也需要喘口气,需要有“队友”的支持。如果一直处在紧绷的状态,妈妈迟早有一天会受不了,对孩子或是家庭来说都是不好的。所以身边的亲戚长辈,尤其是爸爸,都是密不可分的队友,都需要给妈妈伸出援助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让宝宝学会延迟满足

当孩子6个月后,他的记忆力和感官能力已经越来越成熟了,所以当宝宝哭的时候父母要先排除是不是尿不湿、肚子饿等等情况,如果孩子只是单纯想要讨抱抱、求关注的话,我们可以跟孩子说清楚爸爸妈妈大概要多久之后才回来,爸爸妈妈到了这个时间就会出现了。

苏主任说

苏主任说

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调整安抚的频率,让宝宝可以慢慢习惯这种频率。之后妈妈就可以适时地放手,让“队友”们来帮忙照顾宝宝,这样妈妈就可以解放自己的情绪,舒缓自己的紧绷的神经,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为宝宝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关注苏主任的频道,跟苏主任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各位爸爸妈妈们,你的宝宝是不是高需求宝宝呢?你还有什么更有效方法来对付高需求宝宝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来自珠海的家庭教育专家苏主任,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家庭走向幸福。你想知道更多处理孩子以及自己情绪的好方法吗?欢迎关注“苏主任Talk”,你的每一次点赞、转发、评论、收藏都将是苏主任坚持高质量分享的最大动力源泉哦。

如果你有育儿、家庭相关问题,欢迎找苏主任哦。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