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邦投条11月19日消息:据@闪电新闻消息 2020年11月18日上午,“辱母案”当事人于欢减刑出狱,此前他曾因刺死辱母者被判无期徒刑,后改判有期徒刑5年。2016年4月14日,苏银霞于欢母子因无法偿还高利贷,被11名催债者限制人身自由,并遭受辱骂、抽耳光、鞋子捂嘴等凌辱,讨债者杜志浩当着于欢的面脱下裤子,用极端手段污辱苏银霞。绝望的于欢拿起水果刀捅伤4人。被刺中的杜志浩次日死亡。2017年2月17日,聊城中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服刑4年7个月4天后,昨日(11月18日),山东“辱母杀人案”当事人于欢获减刑提前出狱。

据悉据此前媒体报道,2016年4月14日,因不堪母亲受辱,时年22岁的于欢将水果刀刺向了暴力催债人;2017年2月,山东聊城中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2017年6月,山东高院作出改判,认为于欢刺死一人行为系防卫过当,于欢最终获刑5年。

据了解:12月16日晚,苏银霞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表示,已有三年多没见过于欢,目前最盼望的是一家早日团聚。对于“于欢案”,苏银霞不愿过多回忆,对她来说“这相当于一个伤心地,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甚至有人为此付出生命。谈及出狱后的打算,苏银霞表示要把工厂重新开起来,以后凡事都要在法律允许的框架下进行。

界面新闻此前报道,2016年4月14日,由社会闲散人员组成的10多人催债队伍多次骚扰女企业家苏银霞的工厂,辱骂、殴打苏银霞。苏银霞的儿子于欢目睹其母受辱,从工厂接待室的桌子上摸到一把水果刀乱捅,致使杜志浩等四名催债人员被捅伤。其中,杜志浩因未及时就医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另外两人重伤,一人轻伤。

2017年2月17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6月23日,山东高院对上诉人于欢故意伤害案二审公开宣判,认定于欢构成故意伤害罪,但属于防卫过当,依法对其减轻处罚,将原审法院判处的无期徒刑,改判为有期徒刑五年。

2019年12月14日,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获刑三年的苏银霞刑满释放。接她的家人送来一件羽绒服,告诉她,出了监狱大门,径直走,千万别回头。

距离“那件事”已经过去1300多天,她说她不愿再回忆,因为一想起来,就像“刀子剜心一样。”2016年4月14日,苏银霞在工厂接待室被高利贷催债人员侮辱,目睹母亲受辱的于欢持水果刀刺向了讨债者,致使一人死亡,三人受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中国财政科学研究所2017年8月组织的调查,迄今仍有56%的企业认同融资难融资贵现象的存在。至于为何中国金融业长期存在这一“顽症”,社会上的专家学者都已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指中小企业的业绩易于波动,有的说许多企业缺乏合适的抵押品,还有的将融资贵的部分责任推到影子银行附加的通道费上。这些评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没有点到中国金融业的症结所在。

传统金融的融资模式,天然是要回避信用不到位的企业,这也是风险控制,关键在企业基本面上,在企业本身的高负债上。很多实体企业的负债率不是50%和60%,而是80%和90%,甚至资不抵债。

企业在顺周期发展过程中,效益好的时候,盲目多元化,遇到逆周期和困难,现金流就不够了,资金链断了就会破产倒闭,出现各种问题。

所以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要告诫企业避免高负债现象,避免产能过剩,市场周转不灵的现象,不要好高骛远,盲目的多元化,而是脚踏实地的经营企业。

我国高度重视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当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仍面临拓展创新后劲和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需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拓宽融资渠道。在直接融资方面,可建立健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各地在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开设“专精特新板”,鼓励相关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作用,引导社会风险资金加大对企业支持。在间接融资方面,支持银行设立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中心等专营机构,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同时支持金融机构开发企业商标质押、专利许可收益权质押等金融产品和衍生品,提升经济增长活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