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非常讲究孝道,关于孝的诗歌俗语广为流传。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讲的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儿女纵然竭尽全力也难以报答万一;另外慈禧太后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讲父母为女儿付出的心绪最浓最纯最不求回报;还有一句比较有争议的就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意思就是说世界上做父母的人,没有做得不对的。这句话当然不符合逻辑,毕竟圣人也不敢说自己做的所有事都是对的,更何况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不可能因为做了父母就比圣人还厉害了。可是哪怕到现代,依然有人用这句话来逼迫一些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7年,湖北的祁春兰因身体不适前往县医院看病,突然听到了一阵婴儿的哭声,随后在一处偏僻的角落中看到了一位刚出生未久的小婴儿,独自在寒风中哭泣。

祁春兰心中大为心疼,立刻抱起婴儿去找到医生与护士,想要帮这孩子找到父母,却惊讶地从医生那里得知,这个婴儿竟然是还未满月便遭到了亲生父母遗弃。在询问过医生与护士以后,祁春兰将这名婴儿带回了家中,与丈夫肖崇阳商量,决定领养这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肖崇阳看到妻子望着婴儿的眼神时,也是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并给婴儿取名为肖晶晶。尽管两人的条件并不是很好,肖崇阳是一家棉纺织厂的普通工人,祁春兰则由于身体先天残疾,无法外出工作,生活本来就有些窘迫,只能够勉力支撑,如今多了一个各方面花钱的小孩子,那开销就更大了。

为了维持生活,祁春兰在家里给人做鞋底、刺绣画。肖崇阳在原本纺织厂工人的基础上,又做了多份工作,下班以后就到大街上给人拉板车,同时还给街坊邻居们送煤气,以此给家庭多增加一些收入。

尽管生活有些困窘,但肖崇阳与祁春兰对肖晶晶依然做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她看到了好看的玩具、想吃的零食都会毫不犹豫地给她买下来,而肖晶晶这孩子一点点长大,从小到大没有让父母操过一点心,上学后一直好好学习,每一年都会领回一大堆奖状,而那也是祁春兰与肖崇阳夫妻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1年,原本身体状况就不太好的祁春兰病情恶化,在弥留之际,她将14岁的肖晶晶叫到身边,告诉了她的真实身世,并且告诉她以后若是能够找到亲生父母,是否回去都任由她自己选择。

年幼的肖晶晶得知身世真相后非常震惊,但更让她痛苦的则是母亲祁春兰的病情,她哭着对养父母说:“不管是不是亲生的,您们永远都是我的父母,我永远都是您们的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祁春兰去世以后,肖崇阳便独力抚养女儿,随着肖晶晶的长大,开销渐渐增加,为了女儿的前途,肖崇阳更加努力地工作,让女儿可以全心学习,不必背负太多的心理负担。而肖晶晶也非常争气,在18岁那年成功地考入华中农业大学,并且开始勤工俭学,减轻了肖崇阳的经济负担。

本科毕业后,肖晶晶考取了医学硕士学位,又因读研期间成绩优异,被学校保送到了加拿大卡皮拉诺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4岁的肖晶晶所取得的成就,轰动了她所在的整个县城,她的亲生父母也得知了消息,在确认了肖晶晶是当年自己遗弃在医院的那个婴儿后,便闻讯赶来认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肖晶晶的亲生父母家与肖崇阳家是同一个小镇,两家人相隔仅仅几公里,当年祁春兰抱回肖晶晶的时候,她的亲生父母便隐约知晓这是自己遗弃的女儿,只是在24年里从未登门走动过。

等到肖晶晶长大并且考上博士后,他们便立刻赶来认亲,并且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肖晶晶诉说自己的不容易,说当时自己已经有了三个女儿只是想生一个儿子,再生一个女儿实在没办法养大。他们聚集在肖崇阳家中引起了大批人围观,也有人就劝肖晶晶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姑娘你就原谅你爸妈吧,他们确实也不容易……”

只是面对亲生父母的眼泪以及旁人的劝说,肖晶晶都非常明确地拒绝了,她坚定地表示:“只有肖崇阳和祁春兰才是我的父母,除此之外别无他人!”肖晶晶亲生父母还不死心,又拉着肖晶晶去上了一档名为《中国梦想秀》的节目,想要让主持人以及全国舆论来迫使肖晶晶认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主持人虽然也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来劝说肖晶晶,但更多的观众还是认为肖晶晶才是做得到的那一个人,她的父母将孩子一生下来就遗弃,又几十年里不闻不问,没有给过一点帮助,等到孩子长大成人,那些艰难的时光都已过去,就想要过来享受孩子的“回报”了,天下间并没有这样的道理。

有时候想想,是否一起来到并不重要,是否一起走也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不过是谁愿意陪伴着自己,度过人生中那些最为艰难的时光,这大概便是养恩为何大过生恩的道理。

参考资料:《中国梦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