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由于不愿意与世俗的社会同流合污,于是毅然决然选择去到庐山隐居,开始了他充满了诗意的人生,这是很令人敬佩,对于绝大部分的读书人来说,学成了本领有了学问,自然是希望有人赏识去做官,从此就有了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很显然陶渊明与众不同,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当看到官场的险恶之后拂袖而去,那是何等的潇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我听到很多人谈起陶渊明时,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淡漠的态度,认为他是家里有钱,可以不用工作,首先这种想法就庸俗,及其的庸俗,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有某位大学教授更是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那是因为他家里就有五斗米,所以才不会折腰;要是有没有那五斗米的话,他照样和俗人一样会低下高贵的头颅,只能说那种教授也就那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相信以陶渊明的个性,他即使是没有五斗米,也不会向别人低头,要是他低头了,那么他就不是陶渊明。不是每个人都是俗人,很显然陶渊明不是,才会去到深山隐居,使得后世很多的文人以他为楷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王维,晚年之后他也想通了,去到长安郊外的终南山隐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维前半生也是在官场里沉浮,可是后来经历了“安史之乱”,他也是突然之间想通了,也学起了陶渊明去过平淡如水的生活。王维去隐居在我看来无疑是正确的选择,正是由于放弃了一切,内心变得更加纯净,创作出来的诗歌也是即空灵又唯美,所以到了晚年他写了很多唯美的诗,其实的组诗《田园乐七首》,每一首都是传世经典,不仅美还意境高远,其中的第三首就是在向陶渊明致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园乐七首·其三》

唐代:王维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王维是盛唐时期可以比肩李杜的大文豪,他的诗独树一帜,而这首《田园乐七首·其三》无论是写作风格,还是作品所传递出来的意境,那都是让人惊艳,整首诗美得如诗如画。他正是学习陶渊明身上那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为此也让这首诗显得很有诗意,每一句都别具一格,让我们从中感受到唐诗所独有的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篇还是普通的写法,先是由景入情,但是王维写得很细腻,从而令这两句生动有趣;一个人泛舟湖上采菱,此时渡头的风很急,正好可以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我现在也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拄着拐杖到深山的西面去看夕阳,那一轮红日正在山头做最后的挣扎,很快就要落山了。

最后两句则是自比陶渊明,我就是那杏树林边的渔父,家也正在前方的桃花源,每天出门打渔,过着很寻常的生活,这也是我最喜欢的生活,再也不愿意去到外面的世界,只想在这深山之中,过着一种平淡而又舒适的生活,这也是我最理想的生活,毕竟在这深山中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让我念念不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维的诗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有诗,而这首《田园乐七首·其三》无疑是达到了那种境界,看似即兴之作,可是用词讲究,写得也很美。晚年的王维由于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更愿意去像一个农民一样,去过那种随心所欲的生活;也正是这个原因,也让他的诗更加简练,也更加接气,这首诗其实没有任何高超的技巧,可是读来却让人拍案叫绝,还有一种如诗如画的感觉,美得真是犹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