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听说过降价的,但是见过有项目习惯性降价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世界500强企业绿地,在高歌:我们不一样。

在过去两到三年时间里,有关绿地城(绿地花语城)的单价,从早期12000+到11000再到如今的9900左右,甚至还有更低的特价房。

虽然美其名曰销售策略在改变,但如同一个没有终点的下坡,属实有些尴尬。

近年来 绿地在郑州的表现大家也有目共睹。

降价一时爽,一直降价一直爽,绿地仿佛在通过降价怒刷存在感。

每次降价,加上渠道的引流,绿地城(绿地花语城)的售楼部总是人满为患。

只不过爽了绿地,却坑了业主。

韭菜一茬接着一茬的被割,先上车者先亏(多亏)。

遗憾的是,绿地城(绿地花语城)的进度显然没有收割客户,来得那么刺激。

从侧面打听到,绿地城(绿地花语城)施工节奏很缓慢,甚至出现长期停工。

最近陆续有施工,但是依然是工人稀疏,完全不像一个千亩大盘,多期待交付的样子。

施工怠慢,唯一的原因,就是资金不到位,所以绿地收来的购房款都干什么去了?

不只是售价一路走低,就连交付也是问题不断。

2020年6月2日,绿地公园城一期交付,出现墙体严重起皮、瓷砖处空鼓严重、房屋内部所有开关插座洞口未作处理、墙面洞口未作处理、户内门门套脱离且安装变形、包边缝隙处大到手指可伸入、橱柜严重变形等一系列问题。

不久后的一场大雨更是让绿地公园城的业主雪上加霜,小区整个地下室车库全部被水灌了,水排不出去,道路也一起被淹。7月28日有业主发现地下室车库顶墙、墙壁全发霉了,霉斑遍布整个车库。

之后有关绿地公园城的漏水、“惊装修”的丑闻一直未曾停歇。

业主曾多次希望与绿地高管进行沟通,然而并没有得到有效进展,甚至还发生绿地领导教唆保安殴打业主事件。

有关绿地的故事还有很多,尤其是在郑州,这完全就是一家“事故”制造机:

绿地海珀兰轩,被业主“戏称”,敢把豪宅做成比安置房还差劲的项目;

绿地滨湖国际城,大白墙、枯草坪;

绿地澜庭规,私改规划、侵占公共绿地、绿化品质缩水、消防安全隐患。

郑州绿地渐渐成为维权代名词,业主甚至扯条幅让其:滚出河南

然而,绿地在郑州的表现只是它种种不堪的冰山一角。

从2012年至今,绿地开发的项目陆续被曝出质量问题,全国的绿地准业主都在“维护自身权益”:

上海绿地秋霞坊保温材料具有可燃性;

绿地北京首个精装项目甲醛超标4倍;

济宁绿地违规销售、虚假宣传等引发集体WQ;

安徽肥西绿地新都会因质量问题引发WQ事件。

2019年更经历了被央视点名、停工、WQ等各类问题。

武汉绿地中心、成都绿地中心的进度也是断断续续........

在2020年更是频上热搜,从一起“绿帽事件”的桃花新闻,再到一连串的WQ烂尾等负面新闻屡见不鲜。

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曾言: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有时候企业被打倒是自己被自己打倒的。”

现在张老板回想起这句豪言,不知道“脸疼吗?”

屋漏偏逢连夜雨,被传出总负债九千亿的绿地,目前全国各地被爆拖欠工程款,工地停工,开始裁员、业主维权的绿地。

最近甚至实锤,以房抵债:

深圳前海天玑财富管理有限公司发了一份公告,大概的意思就是他们与绿地达成协议,准备用拿出24套公寓,以2.5万元的市场单价安抚投资投资人。

一个炒房金融公司,一个全国TOP6的房企,就这么尴尬地结合在了一起。

而暴雷的项目是“天玑绿地中央广场私募投资基金一期”,一年期一百万元,年利率9.5%,投资标的是绿地GIC成都中央广场项目公寓。

包销模式是,天玑支付部分定金,以一万四千元的单价,拿下清水公寓。天玑进行精装后,再以两万两千元每平米售出。

中间的差价,就是投资人收益保障。

2019年下半年,合作就出现问题,绿地和天玑重新签订协议,天玑要绿地退回1.5亿定金。但绿地方只退回部分,大部分定金折成124套公寓给了天玑。

据了解合作失败的原因,是因为绿地GIC成都中央广场在此时停工了。

根本原因是:

绿地没钱了,拖欠工程款,施工方不干了。

天玑财富卖出去的20多套公寓,客户最后也都退掉了。这个时候,抄底海航城失败的天玑财富,资金链已经濒临断裂,绿地又习惯性地因为拖欠工程款停工了。

真的是一堆烂兄烂弟,至于是谁拖累了谁,谁又能分得清了?

2019年以来,绿地先后遭遇了质量投诉、“哭女一刀”事件、高官桃色门、武汉绿地中心停工风波……各种质疑也纷至沓来。

资本市场上,绿地一直是“常青树”,上市五年来市值蒸发了2400亿,套牢人无数。

更不幸的是,市值不足千亿的绿地,却被爆欠债万亿。

仅仅是西南事业部,就拖欠德阳、宜宾、南充等地政府几十亿的土地款。

作为三道红线全踩的国企,绿地的压力很大。嚷嚷着降负债的张玉良,经过过去一年的努力:

成功地把净负债率从156%涨到了183%。

“上不去的股价,下不来的负债”,这是业内对绿地的一句评价。如今,绿地还面临着维权风波、桃色新闻对品牌形象的困扰。

下半年以来,绿地的融资压力更大了,销售情况和回款都不如人意。

据他估算,绿地的回款率大概只有四成。绿地最近拿的地,不是拖欠政府,就是由施工单位垫付。但不付土地款,政府就不批预售证,陷入死循环,

10月14日,绿地集团召开了第四季度工作会议。会上,张玉良分析绿地目前的形势,说绿地面临很多的困难。

张玉良的讲话,很快变成了绿地各种文件开头的第一句:

以决战决胜的精神状态打赢三大攻坚战。

三大攻坚,就是指的销售去化、交付结算、资金保证。

说白了,都和现金流有关,看来真是山穷水尽了。

上个月,绿地在张家港拿的地,集团连喜报都没让发。据说,那本该是绿地年内最后一块地。

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是绿地似乎并不这样理解。

都临死的人了,还不忘从别人身上吸血。

要知道,天玑和绿地是以2.5万元的市场单价安置投资人,天玑给绿地签的包销合同,是2.2万元/平米的精装房。

而双方商量好拿来补偿投资人,却是单价1.5万的毛坯房。

无论是虚高报价安抚投资者,还是急不可耐降价收割业主,这背后都在向外界透漏一个危险的信号。

摇摇欲坠的绿地,世界500强的实力是否已是空中楼阁。

好在眼下,绿地在郑州开发的项目并不多,绿地公园城已经“名声在外”,除了靠降价刷点存在感外,已经很少有人愿意了解了。

位于新密曲梁的绿地溱水小镇,虽然扛着特色小镇的旗帜,但是卖房子依然是首要任务,不过这个区域对业客户的吸引力并不强,加上“绿地”这块不靠的招牌,就更难了。

有些企业是不值得被相信的,毕竟大家买套房子都不容易,为了规划图上虚无缥缈的梦,去对赌这家烂得掉渣,危机不断的的企业,改头换面,成本确实有点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