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5年的授衔中,朱德元帅名列十大元帅第一位。朱老总出身于滇军系统,在滇军中做过旅长、昆明警备司令员等职务,在滇军中参加过护国战争、护法战争、蒙自剿匪等滇系军阀的一系列战事。后来,为了追寻革命理想,朱老总离开滇军,并入了党,在组织的安排下。先后前往德国、苏联留学深造,归国后在南昌担任公安局长,并训练出了军官教育团,成为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之一。

朱老总对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建立中央苏区、成立红一方面军都起到了居功至伟的作用,誉为红军之父也是实至名归的。井冈山第一次反会剿,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都是朱老总在红军时期的代表作,这个时期的朱总,正是中年阶段,精力尚处在巅峰,他的军事能力体现的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开始后,朱老总在前线主持过两年时间的八路军战事,奇袭阳明堡、大战响堂铺等胜仗都是朱总亲自参与部署的。1939年回延安后,朱总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的是处在二线协助主席指挥,在军队中也成为德高望重的精神领袖。看看朱老总的职务吧,红四军军长、红军总司令、解放军总司令,无论哪一个职务,都是军界的头把交椅,朱老总,就是军界第一人,十大元帅第一,实至名归,无人能替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排名十大大将第一的是粟裕。粟裕原本是知识分子,没有上过正规军校,但他投笔从戎加入军队后,却自此却走上了一条名将之路。粟裕的一生是一个传奇,他曾经三次陷入绝境中,三次全部凭借自己的能力化险为夷,不仅是一位名将,还是一位福将。

第一次是在南昌起义南下过程中,当时,粟裕所在的第25师与朱老总率领的第九军合作,奉命留下来担任断后部队,掩护叶挺、贺龙率领的主力部队撤入潮汕地区。最终,这支部队在三河坝与钱大钧部的作战中损失不小,被迫撤入武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武平,我军再次遇敌,粟裕在战斗中身受重伤。当时,他伤重后倒在一处泥泞的农田中,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陷入了绝境中。凭借着坚强的意志,粟裕挣扎着爬到了路边,幸运地遇到了同样掉队的战友,因此而得救。

归队后,粟裕跟随朱总参加了湘南暴动,随后胜利转入井冈山。在红军时期粟裕的进步还是很快的,做到了红十军团参谋长的位置。但他很快遇到了第二次危险,在谭家桥战斗中,因为政委乐少华、军团长刘畴西等人贻误战机,我军被国军王耀武部击败,损失惨重。危急关头,粟裕率领七百余人的队伍奇迹般突出重围,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奇迹。

突围后粟裕在闽赣地区坚持游击战争,他的队伍先后发展成为新四军第二支队、新四军第一师、华中野战军,粟裕也成为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此时,解放战争爆发,粟裕马上将面临第三个险境。当时,反动派悍然发动内战,我中原军区损失惨重,山东军区节节败退,华中军区也面临着敌人大部队的包围,粟裕面临着万分危险的境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粟裕大发神威,率华中野战军打出了七战七捷的辉煌战绩,成功化险为夷。随后,粟裕挥军北上,与陈老总指挥的山野合兵,通过鲁南战役、宿北战役、孟良崮战役等一系列胜仗,在山东打开了局面。粟裕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他的战功,是完全可以授予元帅的。所以,位列十大大将第一名,无可置疑。

排名上将第一名的是萧克。萧克在红军时期就是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这个资历直逼元帅了。到了抗战时期,萧克担任120师副师长,当时的徐帅也是129师副师长,可以说萧克这个时期依然是介于元帅和大将之间的资历。解放战争时期,萧克的最高职务是第四野战军参谋长,这个级别就有点低了,当时的野战军参谋长,一野的阎揆要、三野的张震都是中将,二野的李达是上将,所以,萧克最终被授予上将军衔,还是基本合理的,名列上将第一位,也是对他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资历的肯定,实至名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排名中将第一位的是徐立清将军。徐立清出身于红四方面军,红军时期最高职务是四方面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四方面军主力西进后,徐立清属于刘帅指挥的西路军援军队伍,这支队伍抗战爆发后即改编为129师,徐立清担任政治部组织股股长的职务。这个职务相比起红军时期的军政治部主任来说,下降了不少。

徐立清抗战后期职务提升很快,抗战时期的最高职务是晋绥联防军第四旅政委,抗战后期的正旅级,基本上是上将的资历了。解放战争时期,徐立清担任过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副政委、第一兵团政委的职务,在1952年被评定被正兵团级,这是妥妥的上将资历。

当初第一兵团任命政委时,彭总中意的人选是廖汉生,但廖汉生坚决推辞,最后才任命的徐立清,也许是这个原因吧,徐立清最后被授予中将军衔,是唯一的正兵团级中将,肯定是中将第一位了,级别在那摆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排名少将第一名的是将军。解方出身于东北军系统,毕业于东北讲武堂,是一位科班出身的、有着极高的军事素养的将领。曾经做过少帅张学良的副官,参加革命后主要从事参谋长的工作,是第四野战军中参谋工作的标兵式人物。

解方担任过东北民主联军副参谋长、辽宁军区参谋长、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参谋长、湖南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等职务,在1952年评定级别时被评为准兵团级。准兵团级,基本就是中将的标配了,在当时的57位准兵团级干部中,有53位被评为中将,一位被评为上将(贺炳炎),只有三位被评为少将,解方就是其中之一,另两位是陈沂和段苏权。所以说,解方的少将军衔确实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