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岁后,我发现锵宝的情绪波动特别大一点小事儿都能让他崩溃大哭。比如一天早晨,我们坐在一起吃饭,我顺手把吸管给他放在牛奶杯里。这下他不干了,呜呜地哭起来,哄了好半天才平静下来。又或者是去上思维课,一道题错了,气的也哭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姥爷来家里找他玩桌游,爷孙俩刚玩了没有两分钟,锵宝就因为姥爷弄乱了他的棋子哭了起来。我忙去哄,姥爷开口了:“一哭就哄,都是你惯的!他觉得哭有用!”其实我也不是每次都能心平气和的哄孩子,这样的情绪问题也让我一筹莫展,但3岁的宝宝突然变得爱哭,真的是“惯”出来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为什么总爱哭?

孩子为什么总爱哭?

为了纠正外孙子的“娘炮”行为,姥爷请缨上阵,要给我示范一下如何带出钢铁意志的孩子。

面对哭得梨花带雨的锵宝,姥爷泡了杯茶淡定地问:“你别哭,说说你怎么了?”锵宝一边哭断断续续地说:“不好了,不好了。”

姥爷一脸问号,只能说:“我听不清,你先停下来。”

锵宝哭着说:“我停不下来。”

姥爷在旁边继续开导:“男子汉,这么点小事儿至于哭吗?

相信在面对莫名其妙就开始哭的孩子时,大家也跟锵宝姥爷一样,觉得孩子是娇气、矫情、无理取闹,甚至觉得孩子是在博眼球。但是站在儿童心理学家的角度看,孩子的哭就好理解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三岁的孩子可能正在经历“执拗期”

儿童心理学家孙瑞雪指出:执拗期的孩子,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一旦被拒绝就会大哭大闹或者奋力反抗。

还记得上文中,锵宝因为我“手欠”把本应该她自己插进牛奶的吸管代劳,引发的哭泣吗?这其实就是“执拗期”的明显表现。进入三岁后,独立意识日渐增强,并且还带着构建秩序感的“强迫症”。有时候,在我们眼里芝麻绿豆般的小事儿,在孩子眼里就是原则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哭可能是情绪的累积,并不是特定事件

细心的爸爸妈妈可能会发现,孩子在某一段时间特别爱哭,比如前两天朋友和朋友带娃出门玩,她的小女儿就因为“空气太冷”而大哭大闹。朋友说:“闺女最近毛不顺,大家少招惹她!”

有时候情绪的崩溃,并不是针对某一件事儿,而是长时间压力的累积。这点在孩子身上也能说得通。大脑中的杏仁核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就会变得更加敏感。如果生活突然发生改变,或者需要面对此前没有的任务时,孩子可能都会出现“毛不顺”的阶段,这时候越需要爸爸妈妈耐心安慰疏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哭可能是针对“某人”的

姥姥姥爷发现,如果我在场的情况下,锵宝会哭得更凶。他们把这归结于“都是你惯的”。

但是心理学家却告诉我们:人的情绪有个特点,只有在觉得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发泄得淋漓尽致。

对于宝宝而言,妈妈当然是最能带来安全感的人,就像很多孩子在妈妈面前简直捣蛋出天际,但是如果换成姥姥奶奶带,又变成了一个乖孩子。姥姥奶奶就会说“你不在孩子可乖了!”而事实上,孩子们都需要那么一个能让自己“不乖”的人,做回真实的自己,敞开心扉释放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哭泣的孩子,这些做法都错了

面对哭泣的孩子,这些做法都错了

凡事存在必有理由,哭泣也是一样的,它是内心情绪的表达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释放、缓解情绪的作用。然而当孩子哭泣时,爸爸妈妈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别哭了!”,但又怕一个劲儿的安抚会“惯坏”宝宝。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几种愚蠢的操作。

第一种:利用恐惧感让孩子停止哭泣

这是爸爸妈妈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我们这代人小时候都会遇到的情况。孩子在哭,父母就声音高八度的吼:“给我闭嘴!”或者举起一只手:“再哭我就打你了啊!”还有一种比较隐蔽的威胁方式:“你再哭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你再哭我就走了。”

这种方式会让孩子觉得哭是一件错事儿,这个错误的概念可能会伴随他的一生。

在很多明明可以通过眼泪来增强连接或者舒缓情绪的时候,硬硬地将眼泪吞了回去,甚至认为在人前哭泣是一种羞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种:给孩子说理,阻止哭泣

稍大一点的孩子,爸爸妈妈可能会对他说:“别哭,哭有什么用,哭能解决问题吗?”不同于上面一种“哭泣羞耻论”,这是一种典型的“哭泣无用论”,认为遇到问题,就应该马上去解决,哭泣没有用。但事实上,只有情绪平稳的状态下,才能用最高效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而哭泣恰恰是让自己情绪平稳的好方法。许多因为生活琐事气到愤而投江,或者绝望到了解自己的情况,其实找人哭个几场,还是能扛下来的。从小被灌输哭泣无用的孩子,自然就慢慢丢掉了这件“工具”。

第三种:分散注意力

有位朋友曾经对我诉说自己的机智,他说:“每次孩子要哭,我就指着天空说,看飞机。他抬头找一圈,就忘了哭这件事儿了。”但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我们回避了孩子的哭泣,也回避了孩子的情绪,那么这股力量不是找别的方式发泄,就是慢慢地积聚起来,影响孩子心理发展。更麻烦的是,他从我们这里学到了“忽略情绪”,长大以后可能会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那样高效,但是正如上文所说,积聚起来的情绪一旦决堤,就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种:拼命同情

看到这儿有的爸妈可能会说:“行,那孩子哭了我就玩命哄吧!”有一个词叫做拱火,这种方式就叫拱泪,锵宝的姥姥就是这样一种操作。比如锵宝摔了一跤,因为疼哭两声,姥姥马上抱起来:“宝宝好可怜,今天本来就不想出门。”看似是在疏解孩子的情绪,实际上却是在帮娃放大情绪。久而久之,他走到哪里都会带着这个“情绪放大镜”,花落也哭,日落也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6岁学会哭很重要

3-6岁学会哭很重要

“爱哭”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在我们家长心里,孩子哭就是不好的,笑才是好的。但是情绪并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情绪都有它的作用。孩子哭的时候,恰恰是学习驾驭这种情绪的好时机,而“哭”也3-6岁的孩子情商训练的重要课题。那么到底该如何做呢?

第一步:正视孩子的情绪

当他们哭的时候,可以拍拍孩子的后背,或者安静的陪着他。不用说太多的话,就用温柔的眼神看着他。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在重视你的情绪。

第二步:感同身受的“共情”

在等待孩子慢慢平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可以表达“理解孩子感受”的意思。这里推荐一个有效的方式:你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情绪崩溃时的感受,以及自己是怎么慢慢调整的。抽离出自己的处境,孩子就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步:帮孩子给哭分类

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宝宝是无法理智思考的,因此讲道理也没有什么用。等到宝宝安静下来,我们可以教他们给哭泣分分类,到底是伤心地哭泣,生气的哭泣,尴尬的哭泣,还是羞愧的哭泣。

第四步:指导孩子如何“适可而止”

除了让孩子了解到自己怎么了,我们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停下来。允许自己释放悲伤,并不意味着要沉溺于悲伤之中。爸爸妈妈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比如我哭了一会,深呼吸告诉自己:“来我们来处理问题。”“没什么大不了的。”

Cici有话说:

在成长中,孩子遇到的很多问题,其实都不是莫名出现的,而是成长的契机。站在这种角度上看,爸爸妈妈自己首许就能更有耐心,更正向地看待诸如哭泣、叛逆等行为。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