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而言,个人命运可能隐藏在很小的一个小数点里,但对个人而言,却是百分之一百的人生。”——《乌合之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王败寇”,从商至清近3600年的历史长河里,总共出现了83个王朝,尽管历代皆有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史官,起居注史是专门记录帝王的言行与政务得失,史馆史官则是编撰前代王朝的历史,如:在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顺治帝设置明史馆,纂修《明史》。

不过随着考古的兴起以及考古实物的出土,人们发现《明史》中对于明代皇帝、大臣的记载存在部分不符,从而让后世认为,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尤其是前朝的末代皇帝,必定存在诸多过错,而在各朝的末代帝王中,商纣王是暴君的经典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儒家五经之一的《尚书》大约创作于前10世纪,处于周代,《尚书》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据记载,在牧野之战前,周武王为征伐纣王发布了檄文,细数纣王所犯下的各项罪行,《尚书·周书·牧誓》中记载:

“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也就是说周武王伐纣是替天行道,是正义之举,而纣王存在的重大过失有:听从妇人之言;不重祭祀;不重用自己的兄弟,却任用外来的逃臣、有罪之人,这样的君王怎么可能得到百姓的拥戴?

当然,没有哪位统帅在征伐对方前还会给对方美言几句,尤其是还要夺对方的天下,自然是要将对方说的一无是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启在建立夏朝前曾受到了有扈氏的强烈反对,启在收拾有扈氏前在《甘誓》中讲到有扈氏存在有“威侮五行,怠弃三正”的罪行,因此他才要攻打有扈氏;商汤征讨夏王桀之前发布《汤誓》,讲到:“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相比夏启、商汤,周王的《牧誓》更为出彩了,而且自周起,商纣为“邪恶”的代表,周王光明磊落,体恤百姓,流芳百世,为正义的代表,最终邪不胜正。

大家也都看过《封神榜》,这部古典小说成书于明代时期,围绕着纣王的依然是“酒池肉林”、“荒淫无道”、“暴殄天物”。

商纣王真是如此吗?人无完人,就算是君王也是存在缺点的,而且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不同,只是周人完全夸大了商纣王帝辛的缺点,并且存在颠倒黑白的情况。

而在周王所说的纣王的罪行中,“不重祭祀”是最大的过失,在当时人人都重视祭祀,纣王不好好祭祀,那就是大不敬,纣王为什么要这样呢?纣王即位时商朝逐渐衰败,面临着东夷、西戎的威胁,周人逐渐强大,对商也形成了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纣王首先想的是解决东夷、西戎,对周人采取怀柔政策,而且纣王在位时确实解决了东夷所带来的麻烦,可见能力是很大的,而纣王因为要对付周人的蠢蠢欲动,也就不可能被神权的压制,最终周王还是坐收渔翁之利,在商纣王击败东夷虚弱期间进攻,商朝因此灭亡。

流传至今,商纣王与他的爱妃妲己的故事也是格外出名,妲己在商灭亡后成了“红颜祸水”的代表,周人认为女子不得议论政事,并且也是从周朝开始,对女子的约束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商朝时,女子只要有能力,并不会受到过多的约束,与后世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如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是一位杰出的女性军事统帅,并且凭能力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封地,而这并不妨碍武丁与她的感情,武丁十分欣赏以及尊重妇好。

至于不重用兄弟,商纣王的兄长微子是后世称赞的贤人,不过商与周交恶时,微子却为了活命,当众反绑双手投降了,纣王要重用这样的兄弟?重用其他人也可以说是纣王不注重看身份,而是看对方的实际能力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周朝及其留下的《周礼》对后世的影响甚广,也不得不叹服周王朝姬发谣言布局的能力,3000年来几乎人人都信以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