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1935年生于四川省新津县,擅长雕塑。1956年四川美院毕业,同年分配到贵州省群众艺术馆,从事贵州地区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艺术的调研工作。1958年下放到贵州平坝羊昌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劳动锻炼一年多。1959年考入中央美院雕塑研究班,导师刘开渠,付天仇,钱绍武。1963年毕业后回贵州省群众艺术馆工作,常年下乡搜集民间美术,少数民族挑花、刺绣、蜡染等工艺品,举办业余美术培训班。1985年调贵州艺术专科学校任教,为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一级美术师。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

在这光怪陆离的世界,或许每一个不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如何才能给有限的生命增加砝码?刘万琪给出了独到的答案:艺无止境,热爱是本能。青丝变白发,唯有热爱可抵岁月长,一生专注做好一件事就是生活中最大的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会失掉一半。——斯宾塞

刘先生既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凡脱俗,又有荆轲身入虎穴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的洒脱不羁。年过八旬的刘先生至今依然还憧憬着新创作,往往在谈及雕塑时,那铺满褶皱的脸上总是挂着兴奋的笑容,温暖如春风。他充满朝气与活力,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手中的雕刀,更热爱生活了一辈子的那片云贵高原。刘先生自始至终坚守着以本土文化为根本的创作原则,对于他来说,这是创作过程中不可割舍的部分。由此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贵州叙事”始终是他作品中不变的主题。艺术与生活的高度融合,形成他在艺术中鲜明的个性和特有的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悲鸿曾说:“艺术的来源有两个,一是造化,一是生活。”环境造人,相由心生。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与人的性格、经历和生活环境有关,不是单靠主观意识的那种境界就能达到的。

刘万琪从小受父亲的园林职业文化的熏陶,在绘画和塑形上有很大的潜质,他受到的美学教育为之后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艺术基础。1956年四川美院雕塑系毕业之后,他又到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班继续深造,后来拜于中国现代雕塑泰斗刘开渠大师门下,系统地提升了自己的雕塑创作水准。期间,刘万琪受到刘开渠老师的指导与启发,更加激发他对艺术真挚的追求和热爱,让他意识到艺术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其可贵之处在于创造,并且这种创造是无边无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雕塑对于刘万琪而言,不仅是一件有着独特形态的艺术品,而且它已经融入他的每寸血液之中,被赋予独到的生命力,互相成就了彼此。

一方面,他的成就,在于不断突破自我,在否定中成长,在成长中创新,从而不断雕刻各式各样的自己。刘先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总觉得自己不行。”他的成功自始至终离不开他对艺术的谦逊与谨慎的态度。因为“自己不行”所以一直都在不断地创作。这种全力以赴的专注,使他的生命凝肃成一种美,一种像雕塑的美。他的一生不仅是在给一个个雕塑赋予千姿百态的生命力,而且也是在自我的斗争中把自己雕塑成器。在他眼中,没有一成不变的风格,没有墨守成规的雕塑技巧,因为思想是不断变化,而最好的作品永远在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他的成就,在于对民间艺术的学习和再创造。流连于山川古寨的刘万琪,在探索民间艺术这条路上摸爬滚打,为日后的艺术创作积累出很多的灵感源泉。数十年来,刘先生一直专注于以挖掘和研究贵州文化为人生命题,致力于民族文化精神的表现与传承,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从青铜到木雕,从根雕到玉石,从竹雕到砂陶……通过对材料和技术方面的多种尝试,形成了刘先生灵活变通的独特创作手法。

作为一个创作者,刘先生认为,雕塑的最大艺术特质是空间,是永恒。作品是艺术家借以和观众沟通的最要的方式。但不意味着艺术家和观众之间是有距离和隔阂的。在他看来,因为有作品作为沟通的媒介,雕塑家和观众之间的交流,无关年龄与性别。雕塑是一种静置形式,它说传达的东西是无声的。人们想要了解它就得反复观察,甚至去触摸。每一件雕塑都在等在着理解他的观众驻足思考,这种认识过程,实际上也就是雕塑家和观众之间的对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刘先生心无旁骛追求艺术,追求一生所爱,他的作品才会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溜走的时光从在他身上留下难以抹平的痕迹,然而即便是耄耋之年的刘先生,依旧给人一种平静的感觉,他的平静之下涌动着一颗对艺术充满炽热的心,保存最初的本真自我。刘先生所创造出的那些可爱的小生命,将继续传达着属于他的故事,一代又一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贵州省文化馆 文字:不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