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意识却颇有远见的决定

一、无意识却颇有远见的决定

公元307年,为加强对江东地区的经营,东海王司马越做出了一个决定,以琅邪王司马睿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及江南诸军事、假节,镇守建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司马越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正是由于他这个富有远见的决定,才将晋室的血脉得以延续百年。

琅邪王司马睿,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的孙子,其父乃是琅邪恭王司马觐,据《魏书》记载:司马睿并非司马觐的亲生儿子,而是司马觐的夫人夏侯氏与其他人而生。

司马睿生长于晋室的动乱时期,他的青少年时代,便是家族兄弟之间的杀伐愈演愈烈的时期,为了避祸自保,行事便极为低调,对人“恭俭退让”,《晋书》中评价此人:“沈敏有度量,不显灼然之迹,故时人未之识焉。”可见其善于隐藏锋芒至深,遍观当时朝野,只有侍中嵇绍看出司马睿“非人臣之相”。

司马睿当年也曾跟随司马越讨伐司马颖,荡阴失败后独自一人出逃,历经艰险和磨难,更差点被司马颖手下捕获,可谓九死一生,但这些经历后来却成了他的政治资本,被司马越起用,让他镇守下邳,统领徐州军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刻,司马越调司马睿经营远离北方战乱的江东,无疑对他寄予厚望,事实证明,司马睿并不辜负司马越所望,他到了江东,犹如龙归大海,便要大展身手,这一年,他31岁。

新官异地调动,为了避免人生地不熟给自己带来的被动,一般都要带上自己的幕僚,此幕僚既是亲信,也是军师,犹如后来的师爷,司马睿上任也是如此,他身边便带着的,便是司马王导。

二、烧冷灶

二、烧冷灶

在旁人看来,王导不过“少有风鉴,识量清远。”而已,并无过人的能力,最多只是沿袭其父辈的爵位,做军事参谋而已。

但于王导来说,旁人的如此看法,却正是他的成功之处,因为他可以在不为人瞩目的情况下,做自己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导此人,心怀大志,而且眼光独到,见晋书渐乱,便知道机会多多,而机会只青睐于有准备的人,因此王导很早便开始做足准备,无人知道,看似平凡的王导心中装的乃是一个宏伟的“兴复之志。

朝廷的高层不停演绎着胜王败寇的故事,朝中大臣们也忙着不停的对胜利者进行朝贺,但在这些大臣里决看不到王导的身影,他知道,在别人已经烧热的热炕头上,不管你再送上多少柴,得来的,无非是别人赏赐的边角料而已。

王导明白,要获得最大投资回报率,就要“烧冷灶”。

而“烧冷灶”却有相当的难度,因为他要求烧冷灶的人首先要过识人这一关,否则到头来便是一无所得。

王导逐个分析了司马家族各亲王的性格特点及人脉关系后,将目标锁定在琅邪王司马睿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的事情便是顺理成章,王导很快便与司马睿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二人的关系“契同友执”,后司马睿跟着司马越回到洛阳,王导便极力劝阻,他强烈要求司马睿离开洛阳在外镇守,终于,司马睿有了机会离开洛阳,带着王导出镇下邳,司马睿脱离洛阳这个是非之地,对王导更加倚重,《晋书》上的记载:“军谋密策,知无不为。

王导将司马睿这个冷灶逐渐烧热后,回报也开始了,司马睿经营江东,王导便跟随他来到了这个人杰地灵之地。

三、秦淮一秀,引得豪杰归附

三、秦淮一秀,引得豪杰归附

公元307年的9月,司马睿带着心腹王导来到江东建业(今南京),可是却不被看重名气和资历的江东士人看好。江东地区在三国时代自成一国,地理位置特殊,又有长江天险与中原分隔,因此经营这一地区无异于治国,需要的是治国之才,因此他们认为无名气和资历的司马睿也将只是匆匆过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睿来到江东,乃是“吴人不附”,一个月后,还是“士大夫莫有至者。”这并非是说江东士人全是有骨气者,而是在司马睿身上看不到投资回报的前途,因此连拍马屁的都不来。

司马睿遇到的情况,和当初陈敏遇到的完全一样,不过陈敏采用的办法是武力强迫,而司马睿却好久也不见动静。

其实,司马睿和王导心里也着急,二人怀揣经营江东的理想而来,如果不能在江东打开局面,很快司马越便又会另委他人。

王导着急之余,想出一条计谋。

他让自己的从父哥哥,现任扬州刺史的王敦前来建业。王敦的名气是响彻海内外的。

王敦是武帝的驸马都尉,其老婆乃是武帝女儿襄城公主,此人眼睛长得很奇特,史载“有奇人之目”王导对他这个哥哥的评价乃是“心怀刚忍”;而潘滔对王敦的评价则是“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若不噬人,亦当为人所噬。”此人胸怀宽广,能屈能伸,而且关键时刻能做到心狠手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敦最为天下人乐道的有两件事。

一件是王导、王敦两兄弟在国舅王恺家的两次喝酒,王恺每次请客饮酒,常有美人做伴,有次吹笛的女伎走调,王恺便让拖出杀之,左右无不为之变色,而王敦却“神色自若”;又是一次在王恺家喝酒,王恺让美女行酒,并声明如果客人不将杯中酒喝完就杀行酒美女,到了王敦这里,他却故意不喝,身边美人“悲惧失色”,却“傲然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三个美人死于刀下,王敦仍是不喝。王导后来责备王敦,王敦理直气壮:“他自己杀他家里的人,跟你有什么关系!”

另一件乃是从青州刺史一职调任首都洛阳任中书监时,将自己老婆身边百余人的侍女丫鬟全数送给青州将士,将金银宝物全数捐出后,身边不带一兵一卒驾驶单车回到洛阳。

由于看出司马越的不仁,为避祸王敦便离开洛阳到了扬州任刺史。

此时,王导将自己的这个老兄请来,对他说道:“琅邪王虽然仁德兼备,但名气不响,哥哥你已经名扬四海,我们这里需要你多帮衬啊。”对自己的弟弟,王敦自然没得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九月的秋季,江东的习俗,人们要在水边举行祭祀以驱赶不祥,此番最是热闹的时候,不管职位高低,地位贵贱,人人皆会参与,于是,王导便精心安排了一场秀。

司马睿坐在轿子上观看祭祀,神态颇具威仪,而身边王导、王敦等一般才俊皆骑马跟随,并特意打出绣着各自名号的大旗。

在人群中的江东名宿顾荣、贺循见到如此阵势,便看出司马睿非陈敏之流可比,相继拜倒于道路两旁,而这一切,被王导安插在人群中的便衣看得一清二楚。

回到府中,王导对司马睿进言:“古之王者,对治下的老者长辈从来以礼相待,而对治下的风俗也是尊重有加,诚恳待人,如此方能召集天下英雄。”司马睿点头称是,王导进而献计:“今天下大乱,国家四分五裂,大王正在创业阶段,正是用人之际,顾荣贺循二人乃是江东士人的表率,深得江东豪俊之望,不如就用这二人来笼络人心,如二人来附,则得江东士人之心,不愁没有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睿来到江东,便怀揣效法孙仲谋,利用长江天险建立自己基业的想法,听完王导一席话,司马睿点头称善,命王导代表自己上门请顾荣、贺循二人出山。

顾、贺二人已经见识了司马睿的气质,心中已有归附之心,而王导来见,又给了二人一个台阶,二人便欣然应命而至。

二人的到来,引来江东大批才俊,如纪瞻、卞壸、周閗、刘超、昔日东吴名相张昭的曾孙张闿及孔衍等。

人才问题是最重要的,这个问题解决之后,王导便又不失时机的向司马睿进献一个十六字的为政方针:“谦以接士,俭以足用,清静为政,抚绥新旧。”此方针为司马睿治理江东定下了基调,便是偏安江南,以韬光养晦,和谐发展为主,决不轻易参与中原地区的争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导的战略很快收到实效,顿时“江东归心”,司马睿逐步完成了江东的全面控制,与战乱的中原形成鲜明对比,司马睿治下的江东,成了相对安定、和平和富足之地。

这一切都离不开王导的谋划。也许王导也不知道,日后他的王氏一门会成为引领东晋政治的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