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科研是一件相当辛苦的事情,不光是需要丰富的才学,同时也要有持之以恒不卑不亢的精神,不过有关于科研工作者所处的环境到底有多大的压力,恐怕大家都说不出个所以然。

事实上,参考那些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博士们就可以知道,科研绝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活,轻则延迟毕业,重则丧失信心走上人生的不归路。

这些年高学历人才的自杀事件依然屡有发生,我们很难想象他们这些常人眼中受尽瞩目的明日之星,背后肩负着怎样的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说兰州大学的马天琼博士,她的科研生涯此前就一直不是很顺利,连续七年都毫无进展,这也自然导致她受尽了嘲讽以及挖苦。

总之,不得不说的是,科研本质上也是一种工作,要想做好拿到成绩实在也是比登天还难。

初出茅庐,就是巅峰

2018年的时候,有关于马天琼的这样一则消息不胫而走,她在世界顶级刊物美国的《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名字叫做《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structures of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息一经传出,就不禁引得无数化工相关的专家学者们纷纷侧目,当然,之所以异常关注主要还是因为这篇论文的作者是一个此前毫无成果的黄毛丫头。

要知道《Science》这个杂志可是出了名的难上,在学术圈可是和传闻中的《Nature》等几个杂志并驾齐驱的,甚至乎提到它们的名字就会让科研工作者们不禁多看你几眼,这样的杂志愿意收录名不见经传的学者的论文,这就说明,这篇论文确实很有水平,厉害到能够让杂志编辑部抛下成见。

毫无疑问的,一石惊起千层浪,这条新闻很快地就在学术圈被传了个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初大家一看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脑海里就顿时犯起了嘀咕,马天琼是谁?几乎没有几个人听说过,这名人物竟然能在这一篇论文上在第一署名的位置写上自己的名字,和平时那些看惯了的名字压根儿不一样。

于是不少人便对名不见经传的马天琼不由得高看了几分,再一打听,原来此时的马天琼还只是学生,难怪没几个人知道了。

马天琼到底是何许人也?她是一名兰州大学化工学院的博士生,科研方向是COF材料,而她其实七年前就已经投入到这项研究中去了,直到今年才第一次出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博士生要想毕业,就必须先有论文这样实打实的成绩,所以,这七年来,马天琼还始终都是实验室里的马前卒,一直都在默默无闻地做一些幕后工作,等到如今成名,可谓是“七年磨一剑”啊

自强自立的强大学者

马天琼作为一名化学专业的博士,她看准的研究课题是共价有机单体的连接,其实在选择这个课题的时候,马天琼自己心里也很清楚,以前也有很多人挑战过这个课题,但却一直停留在原地踏步的水平,所以这个课题对自己的毕业来说肯定是十分巨大的挑战。

不过此时的马天琼还是一名新晋博士,她也没想太多,只是一昧地坚信自己能够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的“连接”,其实指的是化合物当中的一些组合方式,包括晶体的构型、构象,以及连接的价键,这些都是必须要认真讨论的课题。

而这个课题的难点其实也就藏在这些内容里面,此前的那些专家学者,哪怕是削尖了脑袋,也还是始终提取不到符合期望目标的单晶,为此他们不断修改实验方式以及推演过程,就想要找到正确的途径来获取单晶。

这项研究对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用呢?虽然经常有人调侃说天天追问有什么用的人基本上就告别科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根据物质的形态不同,有些材料会展示出截然不同的性质,所以有关于一些单质的特殊形态就总是引来大量专家学者探讨研究,比如此前一直都备受瞩目的超导材料,就是物质在某种特定环境下产生的特定物理性质,而单晶也有它的潜力。

倘若真的发现了什么让人为之一振的性质,那这项科学研究就会成为未来世界的顶级论文,科学研究就是有着如此的不确定性。

尽管化学研究上,永远没有临床医学的研究成果浅显易懂,也没有数学研究那般高大上,但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就会变成人类全新文明的奠基石,马天琼的这项研究就会给无数的科研人员带来一份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计前嫌

要说马天琼是如何一步一步得到如今的荣誉的,这首先得归功于她的导师,正是因为马天琼的老师不厌其烦地指导了她三年,我国才能在这个方向上找到一番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

听说马天琼选择了这个课题,导师就坚持陪着她辅导她的工作,而且导师还表示建议她换一个课题,换一个相对来说简单的,毕竟这项研究此前也一直没有人完成。

不过可惜的是马天琼是个倔脾气,她拒绝了老师的好意,执意要将这个课题完成,如此一来,导师就不好说什么了,不过,该有的帮助导师自然也是不会少给马天琼分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看到马天琼拒绝换一个简单点的课题的建议,执意要在一条道上走到黑,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她连续七年都没有达成目标,毕业的事情也不得不一拖再拖。

不过幸好的是,马天琼是个十分刻苦的人,哪怕周围人都不看好她的学术研究,但她自己却一直坚持进行着这个课题,转眼间就是7年过去了,而如今马天琼也终于得到了一个光辉耀眼的成绩,等待着她的是同学老师们的鲜花与掌声。

在博士学位答辩完成以后,马天琼获得了博士学位,不过她还想继续深造,便去了美国加州大学就读博士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知了马天琼的成功过程,不少网友都是十分赞叹,成果反倒是其次的了,没想到这样一名女孩竟然会用七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心中的疑问。

或许,要想建设新中国,就需要多多地培养像马天琼这样的人才,以坚持忍耐的心态面对面前的一切困难,而等到扬眉吐气的时候也不忘初心,要知道老话就说“坚持就是胜利”,只有好好学好好做,才能获得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结:

实际上科研工作者的道路是充满艰辛的,有时候仅仅是错误了那么一个小小的数字,就会导致研究者与成功失之交臂,也因此,马天琼的这项研究才一搞就是七年。

如今马天琼也终于算是扬眉吐气了,哪怕看到她的近照,也让人觉得光彩照人,或许这就是一名成功的科研工作者所散发出来的强大自信力以及气场吧。

不过在此之外,不得不说的是,在学术界,虽然有像马天琼这样七年磨一剑的神人,但其实同时也有一些学术混子,比如在国内就时不时有论文抄袭、剽窃以及造假的新闻。

在这里不得不奉劝这些人,选择了科研的道路就应该以实事求是作为自己的科研精神,千万不要为了贪图眼前的一时利益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