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业中,几家巨头的生产力就决定了一个产业的整体供给和效率。尤其是在重资产、重工业领域,巨头将价值链几乎完全封闭于体内,并建立了巨大的结构壁垒,这种行业特性会很快发生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譬如汽车产业,将因谷歌、特斯拉、优步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搅动,重构成何种面貌就很值得期待。双比如建筑、飞机制造、能源等看似与互联网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将来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既然互联网的浪潮已经逐渐逼近,我们不妨在“点—线—面—体”的框架中,将当下的各家互联网创业公司进行分类,以便大家更清楚自己在未来的发展道路。经过分类后,我们不难看出,其实“点”的数量仍占绝大多数。淘宝上数以百万计的店主、苹果应用商店中一个个独立游戏的开发公司,或者当下被O2O(线上到线下)浪潮裹挟而来的大小服务提供者,都是“点”,它们提供了确定的商品与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在淘宝、安卓应用商店和苹果应用商店这些生态圈中,它们才能以传统商业无法想象的低成本找到自己的客户。所以,它们无法离开这些生态圈(“面”)。因为在生态圈之外,它们很难将企业和客户连线,获得其他“点”的协助,以及创新并得到客户的响应、反馈等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点”提供的商品、服务、创新均以生态圈为基础,跳出圈外就难以存活,比如,一个手游开发商或专车司机,怎么可能离开苹果应用商店和滴滴、优步呢?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竞争,往往是以“面”和“体”为单位的生态竞争。“面”对“点”的激活、辅助程度,就是吸引“点”共创未来的砝码。对“点”而言,选择合适的“面”,帮助自己连线,并持续激活自己的创新力,才是做选择时最重要的依据。只要找对了“面”,“点”就不难在中短期获得确定性收益,也能乘势而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仍需要密切关注其所在的生态环境变化,继续演化,或者进入就地“二次创业”的路径。淘宝早期的一批卖家,因淘宝的人口红利而大发利市。此后,他们却抱残守缺,锁定路径而未能与淘宝一起不断“革命”。其兴也勃焉,其败也忽焉,只换得旁人一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