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屏幕前的各位家长们,或多或少都会因为担心孩子沉迷游戏,而感到烦恼吧?毕竟这些年来,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手机游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重要娱乐方式,有关孩子沉迷游戏或是发生过度消费的新闻可谓是屡见不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因为如此,腾讯客服团队的工作人员在此前透露称,他们每天上班都会收到近乎海量的:"孩子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游戏充了钱"、"我是他爷爷,他父母不在身边,我管不了他呀"、"孩子上网课需要手机,我不知道他拿手机玩游戏"等诸如此类,要求游戏充值退费的申诉。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为了阻止熊孩子们沉迷游戏,或是在游戏内乱花钱,各家游戏厂商可谓是想尽了办法。就拿腾讯为例,在2017年上线了首个面向未成年人健康游戏的系统解决方案,打造了"成长守护平台"这个第三方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问题就在于,即便腾讯已经付出了诸多努力,熊孩子们还是孜孜不倦地寻找玩游戏的机会。最常见的,就是未成年人冒用成年轻人信息,从而绕开防沉迷系统的监管。根据腾讯客服团队在11月10日的采访中透露,在受理的未成年人游戏退费案件中,基本都是未成年人用户冒用成年人身份进行游戏及消费。

为了预防到这一点,腾讯对未保措施进行升级,正式进入第三阶段,扩大了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范围,在游戏登录和支付环节对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户强制发起验证。虽然效果十分显著,确实监管到了很多疑似未成年账号的成年人账号。但很多教育专家还是专门提出:仅靠游戏公司单方面的努力,很可能只是治标不治本,因为熊孩子们总会找到"新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自制力尚缺的未成年人而言,沉迷游戏是因为现实生活的压力,迫使他们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找心理空缺的填补。有专家也表示,"沉迷游戏一定程度上是教育问题的外化。人际关系差、学习压力大、家庭沟通少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孩子对游戏的沉迷。"

解决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关键,还是在于家长们是否愿意坐下来,和孩子面对面进行互相尊重的交流,真正理解他们想要的究竟是什么。通过正确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他们不再需要去游戏中寻求寄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家长乃至教师也要提高网络素养,在关于上网、玩游戏的问题上,形成有效的认知。而不是谈游戏谈网络色变,将其视作洪水猛兽。有关这一点,冠军妈妈邓亚萍为了儿子主动学习电竞的例子,或许值得广大家长们学习。

期待在未来,能正确认识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家长们,可以为广大未成年人打造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