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传闻,离昆明60公里,有一家神话般存在的猪脚米线店,躲在一个农贸市场里,凭借一碗盖世无双的猪脚米线独霸一方20余年,据说每天卖一吨米线,堪称云南美食之奇迹。

今儿跟随美食台的脚步,带大家一探究竟!走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上六点,从昆明出发,通过隧道穿越峡谷,早上的空气带着一丝寒气,让人神清气爽,精神抖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航一路把我们带到目的地周围,这是一个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大楼,是本次美食之旅的标志性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了一下路人,才知道猪脚米线,原来就在这栋老楼背后啊!藏在这个叫做粑粑村的综合农贸市场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晨的农贸市场内,各种各样的人开始了一天忙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菜市场门口就可以看到多家猪脚米线,问了个大爷“猪脚米线哪家强?大爷遥指钰香园”,顺着大爷所指方向,老远就看到了这家叫“钰香园”的猪脚米线店,一眼看去,被眼前一幕惊呆了,店门口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有老人、小孩、情侣、学生、老板·······取米线的窗口排队排起了长龙,场面堪比春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猪脚米线的高峰期,是早上七点半到中午一点是排队高峰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排队吃米线,没事别到处跑,以免惹祸上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南三支花”的身影每天早上8点准时出现在这里,用她们的话说“你以为跳广场舞不要力气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多人吃米线排队这么长,为了防止哄抢,提高效率给食客们节省时间,还专门设置了售票处。售票大姐仙气飘飘,当地人都称她为家族集团总裁,每天的忙碌已经让她忘记了表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姐旁边放着价目表,最便宜的8块,价格属于是很亲民了,听大姐讲,这种春运式的排队已经持续了20多年,最贵22块一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买完票就跟着排队去了,排队的时候,发现大多数人都在看着厨房,一眼看去,分工明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大姐,专业烫米线20年,雪白而富有弹性的米线煮好扔到碗里都感觉会弹出一样,据说她一个人最多的一天要烫4000多碗,最忙的时候差不多1分钟烫一碗米线,毫不夸张的说她这20多年煮的米线差不多能给地球织一件毛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猪肘肉耙而不烂,纹理清晰,单肘脚肉丝每天就要卖100多公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耙熟的猪肘肉,用手轻轻一搓即到手里,可谓是信手拈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猪皮贵气金黄,香气四溢,让人忍俊不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碗米线加了很多的猪肘肉和猪皮,怪不得生意那么好,真担心老板会亏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淋上一勺祖传辣椒油,一碗米线也就有了灵魂,这也是点睛之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间有种说法“米线好不好、全靠一碗汤”的说法。秘制汤头主要由两种汤料混合而成,一种是熬制猪肘肉的老汤,新鲜清爽;一种是卤制猪皮的卤汤,浓稠厚重;两种汤料混合一起,清新浓郁,把民间“米线好不好、全靠一碗汤”的说法体现得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碗风味独特的米线,少了这份匠心独运的高汤,也就失去了色彩。

看到一瓢汤汁浇上去的时候,才足矣证明到自己了,一种功德圆满之感油然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烧猪皮,大姐是认真的,容不得一丝马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卤猪皮的制作我就不多说了,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烧、炸、煮、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的米线好了,白底大碗拖着一碗沉甸甸的米线,上面铺满了肉丝和猪皮,看着很实在,很大气。色香味俱全,一眼看去垂涎欲滴,早已迫不及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猪肘肉煮得耙熟,肉丝纹理清晰,柔软细腻,看着就一副很好吃的样子,每一根肉丝都有温度,这种温度与舌尖上的敏感度恰到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搅拌均匀,让油辣椒汤汁辣椒油充分和米线肉丝混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猪皮有方向盘那么大,软糯香醇、入口即化,夹着带有秘制辣椒油的米线和肉丝一起吃,让味觉的荤乐世界,马上绽放开来,他家的油辣椒,更是有香到灵魂深处的民间说法,因为肉帽给的太多,所以当地人从不宣传,生怕老板亏了本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便挑起一大柱,里面都包含了猪肘肉、韭菜、辣椒油,然后开始大口大口的甩,在这里没有矜持,没有形象、面子这些词语,我无法形容有多过瘾、多爽口、多板扎,也许只有你自己亲身体会过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坐在门口大爷正吃得津津有味,旁边还放着一碗拌好的米线,也不知道等待着谁,突然发现等待也是一种美好,一种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正在等着米线的奶奶,带着期待的眼神,甭管她是期盼着米线,还是期盼着给她抬米线来的人,这就是一种对生活的美好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好的词藻形容不出它的美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能得到他们认可的一定有两个特点,好吃不贵。美美的吃完一碗米线,心情是那样的舒畅,美好的一天才正式开始。说了那么多这是一家有底蕴,有内涵,有故事的米线店,太多的标签我已经忘记,只有自己去过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