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毕竟是2600多年前的人物了,他的人物形象随着历史的推移不断丰满,如今我们所了解的当初他离开越王勾践的原因,其实是历朝历代根据自身需要所塑造的人设而已。

历史上的范蠡事迹最早见于《国语》、《吕氏春秋》、《春秋繁露》等典籍,其中以《国语》最早,记录的也是他辅佐勾践灭吴的故事。

勾践即位后的第三年就想伐吴,范蠡向勾践提出了“持盈、定倾、节事”三项治国方针,结果未被勾践采纳,兵败被困于会稽山。

这时的范蠡又提出“”“卑辞尊礼,玩好女乐,尊之以名。如此不已,又身与之市”的策略,勾践依计,保全了越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勾践入吴为臣之际,命范蠡守国,范蠡认为:“四卦之封,敌国之制,立断之事,忠也不如蠡也。”

他建议让文种守国,自己则跟随勾践入吴为仆。

三年之后,从吴返越,范蠡又建议勾践“同男女之功,除民之害,以避天殃。田野开辟,府仓实,民众殷。无旷其众,以为乱梯。”充分体现出他的治国之策。

勾践报仇心切,范蠡再三劝阻要其等待时机。

在攻打吴国时,吴军出而挑战,一日往返,而范蠡以逸待劳,吴军自溃。

吴国遣使求和,在勾践犹豫不决时,范蠡击鼓兴师,一举灭吴,其果断坚决的性格体现无遗。

然而,在灭吴回越途中,范蠡就向勾践请辞,理由是作为人臣应该遵循“君辱臣死”的惯例,主动要求流放,在没有得到越王同意后乘舟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该说,在《国语》里,范蠡的形象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他有过人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是勾践的得力谋臣,但最后坚持“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的伦理道德观念,不顾越王的威逼利诱,悄然遁去。

这是范蠡最初的人物形象。

《国语》里面阐述范蠡离开勾践的缘由,其实就是“君辱臣死”四个字。怎么理解这四个字呢?

越王勾在吴王夫差那里做仆人,可以说是其一生之中最大的耻辱,在其个人心中远远大于灭国之仇。毕竟灭国之仇是被动的,而做奴仆却是为了保命而主动去的。

其间夫差对他的种种羞辱,范蠡都是亲身见证者。对于帝王来说,这种奇耻大辱怎么能够与臣子分享??

回到越国以后,看到范蠡这张脸,还怎么做“威严”的越王?

而且更重要的是越王这个人,跟夫差其实一个德行,才上位三年就想伐吴,失败后多次想要立即复仇,可见其睚眦必报,受不得羞辱,过分自傲了。

为了保住自己的脸面,大王的尊严,在吴国的这段黑历史一定要彻底掩盖,骄傲的人大多都会有这类“偏激”的想法,越想越气,直到某一天对知情者痛下杀手!

范蠡清楚地知晓这一点,所以果断选择了离开。

他不想死,还想逍遥地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汉代,范蠡的形象更加丰富了起来。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首次提出了范蠡“功成身退”的原因不在于“君辱臣死”,而是,越王对有功之臣的猜忌有关。但董仲舒只是简单说“范蠡去之,种死之”,显然是从文种后来的死来隐喻越王的猜忌,以及范蠡的先见之明。

《史记》中详细记载了范蠡离开越王之后做生意的故事,至于范蠡离开越王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

总而言之,范蠡作为越国臣子,在勾践伐吴时就已经处于上层,他见证了越王的起落,越王的隐忍、越王在吴国的羞辱、可以说是越王身边最了解他的人了。

君王需要神秘性来维持自身统治的威严,不容许任何人窥视自己的内心以及羞耻。君王们的“可与同患,难与处安”,究其根本并不是猜忌,而是“灭口”。

老子当初当狗的日子,又岂能成为尔等饭后闲余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