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丛树

来源|鲁商儒风

11月24日,一家名为中控技术的公司在科创板上市,让当年很受关注的褚副校长、褚教授又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还专门写了一篇名为《愿中国再没有褚式的“悲喜剧”》的文章。

恰巧,丛树最近接触、了解到多位在职的山东的大学老师,他们一边在学校任职,一边自己创业,相比褚副校长,他们幸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悲喜剧副校长,如今身家超过100亿

中控技术发行价35.73元/股,最新股价为125.5亿元/股,褚教授直接持股14.73%,加上间接所持股份,总持股为20.81%,根据最新的615.10亿元的总市值,他财富超过100亿元,可能是中国最富的大学老师。同时,其胞弟褚敏直接持股4.2%。

现在看来是喜剧,但之前,他曾遭遇备受关注的悲剧。

褚教授出生于1963年,1978年到浙江大学学习,从时间上看,他是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在浙大拿到硕士后,他又取得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到浙大自动控制学科做博士后研究,同时任教。1993年,仅30岁就成为这所中国顶尖大学的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他创立了中控科技的前身——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公司。

当时还是新华社年轻财经记者的吴晓波,曾采访过他,写了一篇名为《少一个科学家,多一个企业家,划算吗?》的文章。

随后20年,褚教授一帆风顺,成为浙大副校长,是中国名校里最年轻的副校长之一。当年的校办企业也成为国内自动化行业最顶尖的企业。

然后,2013年,悲剧出现,几个月之前刚刚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褚教授被刑拘,他本人以及事件背后的高校科研转化、校办企业产权等引发了广泛关注。4位院士联名为他陈情,800多位中控公司员工及教授签名。

2017年,他获刑3年3个月。此时,他已经被拘押3年多。3年多里,中控技术几乎瘫痪。回到公司,他实施“烈火计划”,让中控技术重生,才有了如今的科创板上市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任中控技术董事长的褚敏,是其胞弟,1965年出生,毕业于浙江工学院,曾在杭州叉车总厂任职,1997年加入中控,历任销售总职员、经理,公司副 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

就褚教授个人而言,从财富上看,悲剧之后总算迎来喜剧。

2、山东多位大学老师创办企业,脱胎于校办企业

褚教授是自动化的顶尖专家,其遭遇的悲剧源于中控技术的产权清晰化过程。

在校老师创业、脱胎于校办企业,类似的例子在山东也不少,相比褚教授,他们似乎要幸运一些。

他们可以分作两类,一类与褚教授颇为相似,即当初利用自己的技术创办企业,而且公司属于校办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中国CAD领军企业华天软件即是如此。1980年代时,杨朝英到当时的山东工业大学机械设计教研室任老师,接触到CAD后,考虑当时CAD都是进口,价格昂贵,就产生了国产化的想法。于是,他在浪潮集团和教研室的支持下,成立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当时属于校办企业。

随后几十年,他们逐渐从模仿到自主开发,并成功开发出三维CAD以及其他工业软件,今年4月份,推出核心技术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国内首款云CAD。如今,华天软件的CAD等工业软件被广泛应用在汽车等生产企业,还被应用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是中国产品线最全的工业软件企业。工业互联网涉及到产品设计、生产等很多环节时,就使用他们的软件。

杨超英一直有两个身份,一个山东大学(山东工业大学2000年并入山大)在职老师,一个是华天软件董事长。不久前,他正式从山东大学退休。

他与褚教授基本属于同年代人,且创立企业的时候也差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家已经上市的公司积成电子与之类似,1980年代,山东大学电子系王良、严中华等几位老师一起创办了以公司形式运营的工作室,主体是校办企业,1994年正式成立济南高新开发区积成电子系统实验所,算是正式成立公司。

十多年后,2009年,积成电子上市,当时过半股东曾在山大任教,上市后这些老师都身家千万。

3、多位大学老师在职创办企业,一位登上富豪榜

第二类是一边教书,一边创办企业,但企业与学校没有产权关系。

最典型的代表是今年3月在创业板上市的金现代创始人黎峰。

他本科、研究生都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读研时,就跟随导师张廷贵做项目。张曾将自己发明的技术转让给烟台无线五厂,该厂正是利用张廷贵的技术,演变成东方电子, 一度成为A股牛股。

黎峰毕业后留校任教,先是利用自己的技术做一些小项目,2001年创办了金现代。公司上市后,股价大幅上涨,持股约40%股权的黎峰身价大幅上涨。在不久前发布的2020年胡润百富榜上,黎峰榜上有名,财富为27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年来,黎峰一直是一边在学校给学生上课、做科研,一边经营自己的企业。

山东大学另一位在职老师吴耀华的公司兰剑智能,已经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审核,即将上市。他也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后留校任教。兰剑智能前身由他人创办,2001年,他出资入股,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如今持有公司47.81%的股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另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科明数码,其创始人陈清奎,是山东建筑大学教授,2004年创办了科明数码。

这3位老师有很多共同特点:他们一直是大学的在职老师;研究方向与公司业务高度重合,如黎峰如今是山大软件学院副教授,金现代主要为电力企业提供软件系统;吴耀华曾先后任山东大学物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系主任、教授等,兰剑智能是一家仓储物流企业自动化系统研发企业;陈清奎主要从事计算机绘图、VR等研究,科明数码是一家VR企业,近年来更是将VR技术应用到模拟仿真教学上;他们的企业与学校没有产权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另一种,即转让技术。去年,山东理工大学新型聚氨酯材料研究院院长毕玉遂团队,以5.2亿元将技术转让给一家公司,且学校其中80%,也就是4亿多元,分配给毕玉遂及团队,曾引起广泛关注。这是教授知识致富的另一个案例。

显然,由于他们都得到了学校的允许甚至鼓励,从而避免了褚式悲剧。如此看,在这方面,山东的大学还是相当开放的。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