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买东西的时候肯定都有过这种感觉。一直坚持同一个品牌,结果发现商品的质量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好了,所以他们想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事实上,这就像经常去餐馆吃饭,位置没有改变,餐厅的名字没有改变,但发现味道不如以前,这个时候你可以快速反应,必须是一个新餐馆的厨师或一个新的所有者。同样如果换做是购买的商品,如果有同样的感受,大部分原因都是产品并非原来的工厂制作,而是由于开始卖吊牌,直接换了其他工厂制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服装业,关闭工厂并开始销售吊牌并不罕见。例如,南极人,曾经是中国最早的内衣企业品牌,成立于1997年,现在在国内市场拥有众多的粉丝,品牌的影响力也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它是中国第一个内衣品牌,将薄、暖、舒适的概念植入到保暖内衣的生产中。因此,它在中国老百姓心中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成为许多70后、80后记忆中最温暖的民族品牌。

但在南极人的发展过程中,他看到了对手恒源祥玩起了品牌授权模式。其中在2007年,恒源祥收入3亿元,其中商标费收入2.66亿元,占89%。南极人一看这个太厉害了,要是我这么做,哪还需要每天提心吊胆的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乎,在2008年,南极人卖掉了所有的工厂,省去了昂贵的生产和销售过程。它也开始了销售“商标”之路,而且稍稍一用力就超越了自己的“老师傅”恒源祥。根据南极2019年年报,该公司去年的年收入达到39.07亿元,同比增长16.52%。净利润为12.06亿元,同比增长36.06%。该公司的净利率超过30%,市值接近600亿元。去年,南极人依靠吊牌销售收入超过13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33.44%。

这13亿美元是怎么赚来的?当然是买吊牌的供应商送来的。

根据公司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公司共有4513家合作经销商和5800家授权门店。

这意味着5800家门店为南极贡献了总计13亿元的收入,每家门店平均支付22.4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话,对于一个没有任何品牌知名度超过20万元的企业来说,它仍然非常愿意使用南极吊牌进行生产和销售。因为品牌关乎信任,它不仅可以促进销售,还可以为产品创造溢价。

一家服装电商出售两条裤子,价格为79元,但由于更换了南极吊牌,同一产品的价格立即上涨到129元,平均每条裤子上涨了25元。如果是一家销量好的企业,22.4万元的吊牌价并不贵,可以很快通过销量来弥补。

从短期来看,出售吊牌对南极和商人来说都是一笔好买卖;从长远来看,南极人正在自我毁灭,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被称为南极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南极人”之后,又有四家中国公司被发现出售吊牌,分别是恒源祥、北极绒、拉夏贝尔和俞兆林。特别是恒源祥,早年在中国非常有名,电视广告中经常出现这个品牌。现在到了卖吊牌的地步,确实令人唏嘘。

除了恒源祥,拉夏贝尔,中国女装行业的巨头,在过去的两年里发展得并不是很好。面对巨额亏损,拉夏贝尔一直在寻找出路。

今年10月份,拉夏贝尔宣布,收购其子公司的交易因未能完成而宣告失败。更糟糕的是,今年上半年拉夏贝尔又亏损了7个亿。旧债还没有填满,又添新债,拉夏贝尔实际上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是为了能够尽快还清债务,拉夏贝尔想通过出售品牌来赚钱,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买家。为了生存,总部大楼不得不被租出去。据报道,拉夏贝尔的市值,已从峰值的30.62元跌至2.04元。北极绒,和南极人差不多,也主要销售羽绒服等冬季服装。在其鼎盛时期,北极绒得到了我国“小品之王”赵本山代言,迅速成名,成功占领了国内羽绒服市场的一半。也许是受其老竞争对手“卖吊牌”赚钱的影响,北极绒也开始通过卖吊牌获利。

事实上,国内第一家开启品牌授权模式的企业是恒源祥。然而,恒源祥则更为谨慎,虽然它是在卖吊牌,但只在自己所从事的品类进行品牌授权。但他的“后继者”南极人则不同,南极人是开启了全品类授权。所以,原来南极的衣服,现在的尿布,眼镜等不相关的物品,只要经过南极授权,也可以贴上南极人的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家挂名南极人的在线服装公司表示,很少有人来光顾他们家的牛仔裤,该公司自有品牌的牛仔裤售价为两件79元。然而,自南极品牌上线以来,两条129元,不包括8元的“挂牌费”,其余42元完全是额外的净利润。而且,南极人在普通老百姓心中性价比很高,销路很好。

所以,当你去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产品进行检查,若是发现不合格或质量差的产品,尽量不要买。不能因为挂上了“名牌”,就盲信其质量,很容易买到假货。

虽然商家通过“卖牌”的商业行为可以在短时间内赚到一大笔钱,但我们应该知道“失去人心,失去天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