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朝鲜无疑是“最神秘”的一个,从南部的“三八线”到北部的鸭绿江,任何人想要跨过这两条堪称“全球最难跨越的边境线”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然而或许正因为如此超乎想象的过境难度,才激发了更多人对于朝鲜的好奇和热情。虽然我们这次自驾游中朝边境之旅并没有进入朝鲜境内,但距离朝鲜也已是咫尺之遥——仅仅隔着这条并不宽阔的鸭绿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自驾之旅的行程从吉林省集安市启程,离开市区之后我们直奔8公里外的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景区。集安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是中国对朝三大铁路桥之一,全长589.23米,宽5米,高16米,共二十孔。以第十一桥墩中心接轨线划为中国-朝鲜两国的各自维修分界线。大桥于1937年始建,1939年7月31日竣工,同年9月1日正式通车。1950年10月1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通过这座英雄的大桥最先秘密入朝参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快到景区时,宽阔的公路突然收窄:一面很小的指示牌指向了一条并狭窄的小柏油路。小路的尽头是部队营房和站岗的士兵,而后才是“大桥景区”的售票处。就像内蒙古满洲里国门景区一样,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同样也是一座可供游客参观的景点。景区的门票价格和将军坟一样,都是每人30元,也都带有讲解员,不过个人感觉这个景区的含金量要高于将军坟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景区后第一个参观的景点是位于桥头处的“日军碉堡”遗址。碉堡看上去并不高大,只有四层。墙体上隐约可见50多年前喷涂的革命口号和标语。步入碉堡内部,里面破败不堪。据讲解员介绍,这处桥头堡曾有37名日军常年驻守。虽然碉堡规模不大,每一层的面积也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的食堂、办公室、厕所、卧室、弹药库、粮仓、厨房等等功能区域一应俱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驻守的日军指挥官甚至还有单独的餐厅,能跟其它低军阶的士兵分开就餐。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碉堡里面竟然有地暖结构的设计,而且还有单独的阀门可以调控室内温度。碉堡的墙壁内侧残存有弹孔,据说是抗美援朝时期美军战机扫射时留下的,现已无从考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丽,集安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景区的讲解员。她从小在集安市长大,也是我们此行东北见过的最特别的一位景区工作人员。她的讲解方式并不是机械地背诵导游词,对待游客就像是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用拉家常的方式把关于大桥和集安最有趣、最好玩和鲜为人知的故事告诉你。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会把来到铁路大桥的游客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作为土生土长的集安人,我很适合这份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绕过日军碉堡的后身,我们步入国境铁路大桥的桥面。我们中方这边修建有雄伟的国门(建于2004年)。大桥的对面看不到朝鲜的国门,只有一排类似涵洞的水泥建筑,再后面就是朝鲜的满浦市(朝鲜第六大城市)。大桥全长不到600米,站在中国这边的桥头,可以清楚地望见对面桥头的朝鲜士兵、营房和普通民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和讲解员顺着铁轨在大桥上边走边聊,接近第十一桥墩时可以看到铁轨旁边警告游客止步的标语。王丽说,如果游客好奇越过了警戒线,就会触发警铃报警。我好奇地询问讲解员触发警铃会是什么后果?讲解员说因为中方士兵知道我们在上面游览,所以我们如果不是向前走太远,只是不小心触发了警铃,中方士兵并不会有什么动作。但如果继续向前走并越过军事缓冲区,进入朝方的管辖范围,结果就不好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远地我看见对面桥头板着脸的朝鲜士兵,我已经感受到他们正严阵以待。听王丽说,每当她带游客在桥上游览时,总能看见对面有朝鲜居民好奇地朝我们这边张望。我猜这就像我小时候,对一切未知都充满好奇心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国境铁路大桥的安全区,我不禁感叹:一座鸭绿江大桥,竟然连接了两种“国家状态”。一个正奋力向摆脱饥饿的方向努力,另一个已走在强大富裕的道路之上。此时此刻的小伙伴们也和我一样,在感叹着中朝两国的差异——鸭绿江对面朝鲜的土地和山体大多光秃秃的,而中国这一面的山地则布满了绿色的植被,简直形成了鲜明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丽说,朝鲜那边的土地之所以“寸草不生”,是因为抗美援朝时期,美军在此投下了大量燃烧弹,这种燃烧弹的威力可以让秀美的山峰、肥沃的土地一律变成焦土,更可怕的是,燃烧弹的破坏力是惊人的:凡是被炮弹灼伤的土地想要恢复原样,长出青草,起码需要50~70年的时间。此时此刻,面向鸭绿江对岸荒秃秃的高山土地,我由衷地祈祷:世界和平早日实现,人们不用承受战争所带来的一切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