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溥仪,大家都知道这个末代皇帝的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的确,这个爱新觉罗的最后最后一位皇帝的一生只能用坎坷来形容。溥仪出生于1906年,光绪32年,这时的大清王朝已经山河日下。在这6年前,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义和团运动,后来签订了《辛丑条约》让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接着俄日在东北地方爆发战争。

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正进入晚年。1908年,光绪帝病重,慈禧下令要将摄政王载沣的儿子溥仪留在宫中养育,这个未来皇帝溥仪又哭又闹,可是没办法还是进了宫。11月,光绪帝驾崩,3岁的溥仪就遵照慈禧的安排继承皇位,成为了清朝的第12位皇帝,国号宣统。同年慈禧太后病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溥仪登上皇位,但还是一个孩子,治理国家的重任根本无法担任,朝政只能由父亲醇亲王和光绪帝的皇后(隆裕太后)共同处理,溥仪就这样在冰冷的皇宫里度过了3年的皇帝生涯。因为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在各方的压力下,没有办法隆裕太后只能代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就这样溥仪结束了皇帝生涯。

退位后的溥仪还是可以留在皇宫里生活,生活费由国民政府拨给,以后的溥仪经过短暂的帝制复辟,于1917年宣告失败。1932年,溥仪在日本关东军的扶持下又担任伪满洲国的皇帝,国号康德。1945年日本战败,被苏联红军俘虏了5年,回国后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里,一直到1959年才特赦出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顾溥仪的一生,一直被被人当做工具。年幼时,慈禧想把他当作掌握政治的工具,幻想可以利用他实施垂帘听政。年少时,又被满清的残遗当作赚钱的工具,为了民国政府每年拨款的四千万银元。成年时,溥仪想通过日本来恢复大清祖业,可惜成为了日本人的傀儡。

虽然如此,但是溥仪一直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想励精图治,让满清在他手中有所改变,可以现实情况却让他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溥仪有自己的人生榜样,不是康熙大帝也不是乾隆皇帝,而是雍正皇帝。他认为自己的命运如同雍正帝一样,都是在清朝在危难的时刻,雍正皇帝却能力揽狂澜开启乾隆盛世的开端,溥仪想自己如同先祖一般拯救这个满身是伤的大清帝国。

康熙晚年因为病疾缠身,吏治僵驰,国家的各种弊端暗暗生根,为清王朝留下了极大的隐忧,而且康熙后期财政亏空巨大。雍正即位后,进行了全国钱粮大清查,这样才让财政逐渐有所好转。雍正还十分勤奋,每天都要审阅和批改大量的奏折,常常批改到深夜。正是雍正的治理下,大清才能延续着繁荣,给乾隆打下良好的基础,不然大清的衰败会更加提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雍正皇帝制定的家训:黎明即起,万机待理,勤政爱民,事必躬亲,子孙永治,不可忘乎。这也成为了溥仪的精神食粮,每天如果松懈的时候就来提醒自己。这一点可以看出,溥仪对雍正制定的家训非常的认同,作为座右铭来警惕着自己。

可惜,溥仪这一生如同命运与他作对,如果他生在强盛的大清王朝下,他可能会进一步的把清朝带向更加强大,说不定可以为清朝谱写更多的精彩!也有人评价溥仪: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悲剧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