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被外界普遍认为是伊朗核计划领军人物,顶级核物理学家穆赫辛·法赫里扎德,在德黑兰附近遭暗杀,尽管无人声称对此次袭击案件负责,但伊朗外长扎里夫显然已经将矛头对准了以色列,称这次暗杀是“国家恐怖主义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28日,伊朗总统鲁哈尼发表声明,指责以色列充当美国的雇佣兵,是这起暗杀行动的幕后主使,谴责以色列方面实施了刺杀行动。哈梅内伊,伊朗最高宗教领袖也强烈谴责了这种暗杀科学家的行为,呼吁对执行者和幕后黑手予以严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朗民众和学生在议会前集会,高呼“美国去死”、“以色列去死”和“我们准备当烈士”等口号,还要求伊朗原子能组织停止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审查,呼吁政府和军队为遇害的核科学家法克里扎德报仇。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少将被杀一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被外界誉为伊朗核武器项目的“灵魂人物”的法赫里扎德在德黑兰以东小城阿布萨尔德也遇刺身亡,加剧了外界对中东地区再次笼罩战争阴云的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该说外界的担忧不无道理,但从伊朗境内不断有核技术中心、弹药库、舰船制造厂、发电厂甚至医院等爆炸起火,以及其他核科学家被暗杀;包括以色列战机隔三差五地轰炸伊朗以“民兵”的名义在叙利亚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军营、弹药库、指挥所等军事目标,伊朗均保持了沉默的态度,据此判断是无力与以色列开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朗由于遭遇国际社会严厉的制裁,油价下跌等影响财政收入,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伊朗国民经济困难重重,政府的财政收入锐减,民生问题已经成堆,国内社会政治危机大,难以承受与以色列和美国发生军事冲突所导致的巨大风险,因此,本文据此判断伊朗不会对外主动发起战争,挑衅以色列和美国在中东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尽管伊朗对外严厉谴责其顶级核科学家被暗杀,但估计也仅停留在口头的严厉谴责上,以安慰国内民众的愤怒情绪,军队不会对外发起弹道导弹攻击以色列或是驻中东的美海空军基地。这从伊朗外长扎里夫在推特上发文中即可窥探:“我们呼吁国际社会谴责国家恐怖主义,共同反对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的冒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