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来自珠海的家庭教育专家苏主任,实时分享实用又易懂的家庭教育方法给大家。如果你也在育儿过程中感觉到困惑或者挑战,那么请一定要关注我,“苏主任Talk”让你轻松育儿,孩子成长健康又快乐!

最近苏主任接触的一个案例比较有代表性,这位妈妈告诉苏主任说自己的孩子已经14岁了,现在已经叛逆得无底线了,偶尔还会和自己产生肢体冲突。她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办法控制住孩子了,所以找到了苏主任,觉得特别的焦虑和烦恼,希望我可以帮助她。

大家可以注意,这位妈妈特别在意孩子是否能够被自己“控制”,从聊天当中得知,原来这位妈妈从小就特别容易情绪激动,被孩子激怒了,情绪上来了就是对孩子一顿打。

大家可能会说,都是这位妈妈自己造成的。但其实,这位妈妈何尝又不是被错误的教养方式培养出来的?

其实,现在很多东西都和以前的不一样了,文化不一样,教学的方式不一样。因此到我们这一代的教养方式是需要做调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统的教育方法如打骂、处罚、命令、威胁、恐吓等,对约束孩子行为上当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却无法养成孩子正向人格。如果每天用上述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人格会变得越来越正向吗?肯定不会。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到了青春期,会做出反抗,这些方式就完全失效。

现在这个年代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好了,而压力大了,竞争激烈了很多,尤其是小朋友。我们要用比较符合现代的教育方式来教养小孩。还有一点就是,我们不能用一个6-7岁孩子的标准来衡量一个2-4岁孩子的行为,不同年龄层段的孩子身心理发展历程是不一样的。

而现在的家庭教育究竟可以教导孩子什么东西,我们试想,如果我们自己的孩子将来长大了,你会希望他们会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对人有礼貌,尊敬长辈的人?能够反省自己的人?有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或是能够欣赏别人优点接纳别人缺点的人?这都是我们所说的正向人格(positive charact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我们想我们以后孩子拥有正向人格,那现在我们到底要用怎么样的教育方式去教养孩子,这是一个关键。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概念形成了正向教养的方式,能帮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将来拥有正向人格的话,那我们就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灌输,要保持孩子这个两个特质。

归属感(belonging),简单来说就是,要有被爱的感觉,被在乎的感觉。一个家庭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家长多与孩子交流、拥抱,给予表扬和微笑,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爱。孩子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父母连接的归属感。

价值感(significance),一个人能感受到自己的被需要和受到重视,孩子通常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认可和肯定。能够在做错事的时候,家长多鼓励他,陪伴他、支持他。相反,能摧毁一个孩子价值感的教育是,打骂、命令、威胁、恐吓、否定、质疑处罚等方式,这样做是不会让孩子有归属感和价值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到了青春期往往变得叛逆,这些多多少少都跟家庭的影响有关,或是被家长打骂太多,教育严格,太苛刻,甚至被冷落有关系,让他们没有归属感和价值感,会让他们在青春期出现不良行为。

苏主任说

苏主任说

归根到底,我们希望培养一个正向人格的孩子,那我们自己注意,光是不打不骂,不代表就是正向的教养。有的父母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采取漠视或逃避的方式,来回应孩子的负面行为,误以为这就是正向教养。但正向教养的正确含义是:给予孩子内在正向资源,透过各种善巧的方式,来增长孩子内在的归属感、价值感,这才是真正的正向教养。这也包含了大人能够跟孩子内心有所联结,彼此都感受到对方的在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位家长,你又是怎么看的?欢迎在评论区告诉苏主任,或者和大家一起讨论!

我是来自珠海的家庭教育专家苏主任,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家庭走向幸福。你想知道更多处理孩子以及自己情绪的好方法吗?欢迎关注“苏主任Talk”,你的每一次点赞、转发、评论、收藏都将是苏主任坚持高质量分享的最大动力源泉哦。

如果你有育儿、家庭相关问题,欢迎找苏主任哦。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