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世纪末正值欧洲对外界的探索时期,当时的英帝国远未有后来那般风光,当属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风头最劲。

这两国站到了地理大发现的风口上,试图主宰欧洲以外的世界,甚至在教皇的主持下,以子午线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线东边归葡萄牙,西边归西班牙,简直视天下英雄如无物。

由西班牙赞助的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而葡萄牙的达伽马率先找到通往印度的航线,并靠着倒卖香料发了大财,故而印度航线也被称作“香料航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人和法国人对此眼红不已,并相继来到印度建立各自据点。在一番你争我夺之后,实力更强的英国人占据上风,开启了“英属印度”时代。

作为胜利者的英国并未赶尽杀绝,很有风度地允许葡萄牙和法国保留了在印度的落脚点。自己吃肉给人留口汤喝,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

当然保留的地盘不太大,给法国的是五个不设防城市,给葡萄牙的是位于印度西海岸的果阿、达曼、第乌岛,约4000平方公里的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战后不堪重负的大英帝国,逐渐失去包括印度在内海外领地的控制力。随着民族意识觉醒,1947年印度取得独立,但印度人发现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英国人是离开了,可是法国人和葡萄牙人仍然赖着不肯走。

刚刚独立的印度还很稚嫩,既无力量也无胆量硬抢,只能是以和为贵先谈着。然而法国和葡萄牙的态度却出现截然不同的走势,法国因为被印支半岛的事搞得焦头烂额,对印度那小块殖民地无心恋战,在印度积极沟通下,1954年将殖民地和平转让。对此尼赫鲁极为自豪:“这就是我所说的真正解决,这种正确方法也许有时冗长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葡萄牙则表现得相当强硬,任印度说破大天也拒绝归还。葡萄牙之所以有底气,是因为自己是北约成员国,该阵营中世界大佬云集,自然不会把印度放在眼里,并且声称果阿地区是北约保护范围之内的土地。

在这种局面下,要说印度没有一点担忧不大可能,毕竟对面是世界最强军事集团。于是印度非常策略的采用折中办法,在1955年印度独立日当天,派遣5000名非武装人员渗透果阿地区,策动和配合当地人搞独立运动。这令葡萄牙当局愤怒不已,当即开火镇压,造成200余人死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弱者总是更容易得到同情,全世界掀起一场声援印度的浪潮,使得葡萄牙在舆论上很被动。

尼赫鲁一再强调,“要避免用纯军事方法解决问题,并热切期待果阿成为印度的一部分”。然后就是一系列针对葡萄牙的猛烈组合拳,充分发挥政治、外交的力量,给印度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再结合果阿人民的游击战争,不断对葡萄牙殖民军施以沉重打击。

这招玩得确实高明,印度不直接动武,却让葡萄牙当局在各方面承受着极大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爆战争的时机来到了,1961年葡萄牙军队在海岸扫射了一艘印度客船,致死一人。该事件引发整个印度的怒火,这促使尼赫鲁下定最后决心。在他召见驻孟买的查得赫里将军时,询问武力解决果阿问题是否存在障碍,该将军信心十足:“顺利的话只需24小时,总之不会超过48小时”。

与此同时,感受到危险气氛的葡萄牙也空运了2000名士兵,使当地驻军增加到400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剑拔弩张的局势令北约也有所表示,英国认为这是印葡两国的事,无权干涉。估计英国人心里早已笑开了花,自己得不到的葡萄牙也别想得到。耿直的美国态度比较鲜明:“如果印度进入果阿地区或是将此事提交安理会,美国将被迫站到反印立场”。

然而印度已经准备同葡萄牙“死磕到底”了,1961年12月18日,3万印度大军在空中优势的支持下,对果阿地区发起猛烈进攻。由于力量悬殊,战局呈一边倒走势,这也许是唯一一次,殖民者被反抗军炸得抬不起头的战争。当印军坦克刚进入果阿,葡萄牙军立即放下武器,整个过程仅48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战印度阵亡22人,葡萄牙阵亡30人……

胜利之后的印度沸腾了,认为这是本国“最得意的时刻”。尼赫鲁也十分兴奋:

印度陆军和其他军种比独立以来任何时期都更强大,即使应付巴基斯坦和中国的联合进攻也绰绰有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细品来,此话或许是狂喜战胜理智后的下意识表达,说得有些飘。对葡萄牙轻而易举的胜利,让整个印度处于有史以来最强烈的自信和亢奋中。这种心理状态,对1962年那场战争,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