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到2019年10月10日,德国的诺贝尔奖获奖人次是108人,仅次于美国和英国,位列世界第三位,而德国的人口数量只有8200万,且学生上大学的比例并不高,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德国人奉行的一个原则:不要过早地过度开发儿童智力,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德国人认为孩子是一粒种子,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所以应给他探究世界的机会,教他自我城镇,不能过于控制,应给他尽可能多的自由发展空间。

在德国,宪法禁止学前的知识灌输,孩子在上小学前,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的玩耍,德国幼儿园是不分年级的,不会向我国幼儿园那样,分成小、中、大班,所有的孩子都混在一起玩耍。小学是半日制的,下午是没有课的,只有课外活动。小学三年级才开始学习英语,四年级就毕业了,然后可根据老师的推荐升学,学习技工、中专,或者直接升入大学的文理中学。

反观中国幼儿的教育,不知道比德国的儿童要辛苦多少倍!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早早地被父母送到了各种培训班,不仅要学习绘画、舞蹈、器乐等培训班,还要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学拼音、学算术,连周末都不放松,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源于父母的焦虑——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家两个孩子,一个读小学四年级,一个读幼儿园中班。10月份的时候,我花费了好大劲,把二宝从私立幼儿园转到公立幼儿园,理由只有一个,公立幼儿园不教小学知识,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身边的朋友劝我不要这样做,人家上公立幼儿园的孩子到了中班、大班都转出来上私立,或者给孩子报幼小衔接班,我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大家都“争着学,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大环境下,要笃定这样做没做,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不随波逐流。好在有带大宝的成功经验,我才可以如此淡定。

当初大宝上的也是公立幼儿园,上小学前没有上幼小衔接,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始终保持在年级前二十名,最令我欣喜地是,孩子对学习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宝班上有不少孩子读的是私立幼儿园,有的孩子的确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成绩比较好,可到了二年级以后,不仅没有了优势,而且由于低年级的时候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孩子学习成绩好,家长往往忽略这一点),学习开始吃力,甚至厌学,因为学习后劲不足,没有动力,优势变成了劣势。

我反对幼儿园小学化,并不等于我认为幼儿不应该学东西,关键是学习什么,学前阶段应该为孩子将来的学习做储备,让孩子具备学习的能力,而不是具体学习什么知识。具备学习能力应该包括智力的开发和思维的锻炼。

当代医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婴儿从出生开始就具备了相当的接受和学习能力,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大脑细胞约有70%一80%是在3岁以前形成的,智力水平也有一半是4岁前形成的。

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卢姆曾对近千名婴幼儿从出生起就开始长期跟踪观法,得出了一个震惊的结论:5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在孩子学前阶段,让孩子学习小学知识,就活生生地把孩子的大脑变成了硬盘,只会储存知识,却不会动脑,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孩子过早地耗费掉学习兴趣,未来的学习动力就会不足,甚至厌学,得不偿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