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里有位爸爸跟我讨论了一下他“王者归来 ”后的育儿困境。原来,因为工作原因,他在孩子两岁时就不得不到外地工作,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母子俩被留在了本地。这段时间,经过努力他终于能调回本地,信心满满的要重拾孩子的教育重任,却遭遇了“滑铁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位父亲眼里,自家三年级的孩子学习习惯太差,做作业拖拖拉拉,写字不认真。说轻了不听,说重了就哭哭啼啼,大哭大闹,甚至跑去找爷爷奶奶寻求庇护。时间一长,不但儿子和自己关系变得疏远,连太太也觉得他是越帮越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爸爸“回归”面临三大挑战

爸爸“回归”面临三大挑战

征得这位朋友的同意后,我决定把他的故事写在账号上,这是因为我们总在文章中看到丧偶式育儿的种种弊端。但是却很少关注那些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家庭,或者幡然醒悟的爸爸们该如何回归。在论坛上爸爸们留下的只言片语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没有找到方法,这种回归往往伴随着痛苦和挫败,导致很多爸爸最终只能放弃,当个“甩手掌柜”。那么爸爸的回归,会面临哪些挑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重建情感连接

长达六年的时间,除了少数回家探亲的时间,这位爸爸都处于“缺席”状态。因此,对于孩子而言,他就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这位朋友告诉我,刚回家的那段年时间,有一些细节真的让他很难过,比如当他在客厅时,儿子会小心翼翼地收好自己的玩具。比如如果有什么困难,他宁愿跑到厨房去纠缠妈妈,也不会求助他。

因此爸爸从远方回归一个家庭,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重建和孩子的情感连接。和妻子经历过恋爱结婚的种种过程,相当于情感银行里有了一定存款,而在儿子的账户中,这位爸爸可能只有个零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家庭角色重新定义

回归家庭的爸爸,还可能会遇到另外一个挑战:不知道该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一位网友说,自己结束派遣回家后,发现这个家运行得井井有条,他多动一下,都会遭遇孩子的抵抗,妻子的白眼,更别提按照自己的方式立规矩了。

面对这种挑战,爸爸们要做得是去自己寻找可以介入的部分,这一点上朋友的第一步做对了,他主动接过了辅导作业的重任,在家庭和育儿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第三:心理调适

远远围观是一会儿事儿,亲身参与是另外一会儿事儿。妈妈们抱怨的“诈尸式”育儿,正是爸爸们没有做好心理调适产生的问题。比如在朋友的理想中,孩子就应该按时自己拿出作业本写完作业。但事实上,二年级的孩子很难做到。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导致了他看儿子哪儿哪儿都不顺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孩子从修复关系开始

教育孩子从修复关系开始

著名主持人张绍刚在某档节目中自曝有时候会打孩子,面对质疑时他说:“我有资格打孩子,是因为我有这个资本。”

这个资本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在“孩子情感银行”中的存款。这样说比较形象,

作为育儿的第一责任人,妈妈从孩子出生就自带积蓄,一次次地夜奶、哄睡、穿衣服、照顾吃饭,在孩子崩溃的时候及时安慰,都在存钱;而缺位的爸爸一方,却仅仅能在见面时存上一笔。两者的“感情储蓄”非常悬殊,这也是妈妈说一句顶十句,爸爸说一句马上被对抗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爸爸如果想要有效地教育孩子,首先应该做的是“惯”着他,先和孩子修复关系,多多陪伴,制造信任感。那么落到具体操作上,该如何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爸爸归位”试试这三招

“爸爸归位”试试这三招

舅舅在新疆当兵十年,期间每年只有一个月时间在家里,直到妹妹小学三年级时,他才转业回家。那个时候没有视频电话和快递,因此在服役期间,舅舅跟家人的联系只能通过信件。对于三年级的妹妹而言,他是的的确确的陌生人。但是现在看来,父亲和女儿的关系并没有被短暂的“丧偶育儿”影响,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用“陪玩”重回孩子的生活

先劝爸爸们,别人还没回家,就摩拳擦掌的打算“重整朝纲”,手里拿着锤子,自然看什么都是钉子。如果你已经预设了一套育儿理念,却没有跟妈妈沟通,那么很可能伴随着你的回归和教育,家里有段时间就是鸡飞狗跳。所以回家第一件事儿,就是陪孩子玩,就先担当这个角色。

在《游戏力》中科恩告诉我们:对于孩子们来说,游戏是联结感情的最好方式。

同时书中也有很多有趣的游戏方法,如果想要纠正孩子的某种行为,建立一些规矩,也最好能从游戏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榜样”的方式教育孩子

无声胜有声,妈妈的管教方式大多是不断的语言输出,孩子听着再烦,也有感情银行里的存款打底。而爸爸可以换一种“示范”的教育方法。比如你想让孩子更有责任感,自己也要向孩子展现担当。如果想让孩子自动做作业,就也要按时打开电脑开始工作。

最后,寻求妈妈的“帮助”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恢复和孩子的关系,重新进入教育者的角色。都先要获得妈妈的支持,这就像一个职员空降到新公司,需要熟悉情况的老员工带路。“回归”的爸爸,也要更加尊重妈妈的意见,多向妈妈请教育儿方式。并在教育孩子时,积极配合妈妈的工作。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