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玉雕行业的发展,目前来看,有三点急需改革。分别是:一、玉雕行业的传承方式过于落后;
二、玉雕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三、存在文化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其实,这三点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国内没有一所专业的玉雕学院,能够体系的学习玉文化以及设计美学、雕刻手法的学校,对于这一块的缺失,才导致玉雕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传承方式的落后

在玉雕界,名师出高徒,能够在大师门下学习雕刻是一种殊荣。玉雕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玉雕师看出身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哪怕你博士毕业,没人在乎,只要你是名师出身,那在圈子里人人都敬你三分!不看僧面看佛面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玉雕界大多传承都是师徒制度,有关系拜大师,关系弱的就找找朋友,托托熟人,或者就自己去找。大多玉雕师都是籍籍无名,默默无闻的工作,三点一线,固定题材,没有创作可言。为了温饱生计,大半辈子都是如此度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玉雕从业者之间的差异

大多数玉雕师是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的,泥塑、绘画、设计这些基本的功底都很薄弱。师傅教什么就只会做什么,这是玉雕从业人员的最大缺陷!没有自己的思想,不去了解这个题材背后的文化意义,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比如最常见的观音,都知道是佛教题材,简单的寓意了解。并没有太多人去了解佛教的文化,观音在古代每个时期的造型都不一样,壁画、木雕、铜器、绘画等等,一个观音题材要研究的文化是非常深厚的。没有用心的去揣摩和理解文化是无法雕刻出有灵魂的题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对玉雕的三点建议

1、建立玉雕人才培养机制

近现代的视觉造型艺术强调虚实关系,而虚实关系是营造空间感的最重要的艺术表现方法,如主次、显隐、疏密、轻重、繁简等。虚实关系也是体现作品内在艺术美感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从一定程度上说,虚实关系处理的得当与否体现了创作者的精神境界,才气学识,综合素养,以及对审美的理解和感受程度。因此,具有丰富人生体验和深厚文化艺术积淀的玉雕人才是非常可贵的。如何建立操作性强的人才培养机制,有效整合资源,预防人才流失,值得玉雕界共同思考和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2、表现手法重写意

当代玉雕表现手法要向中国写意画学习,灵活运用简单、虚化的手法。向中国画,水墨画学习,注重写意感,主题突出“雅”。在玉雕创作中如此大手笔地运用虚实表现方法是不多见的,它拓展了玉雕表现技巧和表现手段,丰富了玉雕艺术美感的表现力,引领着传统玉雕从技巧型走向艺术化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3、开阔眼界,推翻固定思维

当代玉器行业要接受互联网时代的挑战,摈弃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要符合高层次消费者的审美品位,尝试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可以做一些结合欧美时尚的产品,打开销路。同时,将玉器与钟表结合,与珠宝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的奖牌等,都是不错的尝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我们这个时代,是近200年来中国玉雕发展最好的时代,是值得中国琢玉人用艺术去讴歌的时代。创新就是最好的继承!所以,每一位琢玉人,都应当立足当下,紧跟时代步伐。如此,才能在现代艺术体现、题材开创和个性表达上走得更远,走得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