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哥图片文字均为原创,侵权必究,已授权维权骑士全网维权。

中国有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作为一名访古爱好者,很荣幸,这些地方都去过了,有机会给大家分享其中的乐趣。

本期文章是带领大家去欣赏一下家乡的一个著名石窟,小而美,它的名气在古建界中非常大,不只是因为它的位置高峻而险要,还在于它是中国石窟造像中的一个巅峰。

而这个巅峰竟然是石窟造像尾声中的巅峰。也就是说,中国的石窟造像艺术到了明代,已经是收尾阶段了,这时候,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巅峰之作,来了一个精彩的收官手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西平顺金灯寺。

这个巅峰之作的石窟就是山西平顺县金灯寺石窟。它也是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说来有趣,金灯寺位于一座名叫林虑山的山巅处,林虑山是河南和山西的分界山。林虑山千仞绝壁之下,就是一片平坦的河南林州。

而在山西平顺这边,想要去瞻仰金灯寺,也需要经过七拐八绕不断爬坡的陡峭山路。

北魏迁都时,从大同到洛阳,一路走一路带着佛教的传播,石窟造像就在沿途各地开花结果。于是就有了山西境内大量分布的大小石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灯寺前远眺。

金灯寺相当有名。原因在于一是石窟群数量多,据说仅次于云冈石窟,二是艺术水准高,明代石窟的巅峰,三是延续时间长,完整而独特。

2020年夏日,胡哥与友人一同驱车登高前往拜谒这个名满天下的小小石窟寺庙。

从平均海拔800多米的市区,一直向东行进,进入平顺辖区后,缓坡上行,经过杏城镇时,海拔已经成了1000多米,而远处的山峰则有1500多米高。

过玉峡关之风门口,感受了一下这雄关险道的咽喉之险要,群山壁立,峰峦叠嶂,风门两石壁,两峰对立直插云霄,仿佛一扇窄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灯寺前俯瞰河南林州。

这是明代玉峡关的关口,是平顺县建县保境安民的重要关口,明代以来常年驻有官兵把守,地势十分险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在此地感慨一番,再次驱车前往金灯寺。非常幸运的是,听说前期修路,道路不通,此次走访,路已修通,直达寺庙前的坡下。

下车前行上坡,已经有新修的小停车场了。猛然之间抬头,先看到了一片塔林。

这片塔林有46座,大小高低不同,是金灯寺前的景观。其中最高的一座千佛塔,据说是金灯寺开创者芈禅师的坐化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灯寺前塔林。

看到这片塔林,由不得会产生一片肃穆之感。再往东南西三个方向望去,俯瞰河南大地,在莽苍苍的山林峡谷远处,田野村庄越发渺小。

塔林往南百米开外,一座高耸的陡崖腰间内凹处,藏着一座小巧而精美的金灯寺。它贴着内凹的崖壁,自东向西一字排开七座院落。

一座小二层楼的红色山门将一切神秘藏在后面,推开铜钉大门,一种粗粝险峻的感觉扑面而来,融合着神秘的宗教氛围,在山风的吹拂下,涌向全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灯寺水陆殿。

这就是始建于北周,在明代扩建,历时千年的金灯寺石窟群。七个院落都有大小不同的摩崖石雕、大小石窟造像,总计石窟有17个。

挨个走遍这些大小院落,南边是石栏杆,下面就是千仞危崖,北面是陡崖凹壁。真的难以想象,古人是如何选择在这陡崖之上开凿石窟的。

从这里望下去,能看到一条条盘山公路缠绕在各个山峰之间,极远处成了灰白的一条线,渐隐在雾气之中。眺望良久,颇有一种气壮山河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崖壁上的石窟造像。

崖壁上、石窟内的造像大小不等,神态各异,有的残缺不全,有的完整无缺,还保持着庄严肃穆的神态。

这其中最知名的、也最有影响力的,当属水陆殿。这是一座挖空岩壁而成的一座巨型石窟。当然不能和云冈石窟相比,但它却有独特的风情。

这座石窟殿也就11米见方,是一座有门有窗带池沼的特殊石窟。内部雕有佛堂,四壁满雕一格格的浮雕壁画,佛台上雕三尊佛,是释迦牟尼、文殊、普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陆殿内的石雕佛。

水陆殿在陡崖半腰,登十几阶台阶方能跨入。地面是池沼,西墙壁上渗出的岩泉水蓄了一池,上有十字形石桥连通内外。

这座石窟整体掏空石壁雕琢而成,有大小佛像30尊,壁画79幅,全部保存完整,其雕刻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实为罕见珍品。

这座大殿从名字上来推测,应该是重要的道场。但是这种下有池沼上有石桥的做法,古人是如何想出来的?这样的建筑艺术水准也是十分高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陆殿内石雕壁画。

其他几座院落和殿堂也有很好的石雕造像,但以水陆殿的最为精美,代表了明代石窟的最高艺术水准,这也是专家说的,石窟造像最后的巅峰之作。

当然,不只是石窟,就是金灯寺的选址也很有看头。从东往西贴着陡崖,一字排开的窄而长的院落格局,充分借了地势,背崖临渊,险峻之处深藏佛法。

通过人工雕凿在整座山体上的很特殊的宗教建筑形式,营造出佛法深奥神秘的印象,很见用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金灯寺,还有个神奇的传说。据说起初叫宝岩寺,后来芈禅师发现,每到夜晚就有两盏金灯由东而西飘入寺内,寺内顿时金光满照,所以便改名为金灯寺。

传说归传说,眼前的石窟群足以震撼我们每一个人。大家根据各自喜好,看石窟的看石窟,读碑刻的读碑刻,看山景的看山景,各取其美,其乐融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栏杆柱上的石狮子,满目沧桑,静静地望着我们这些访客,一言不发,也许,千年来的诵经声和现代这些喧嚷声,在它的耳中并无分别。

它只是默默地听着,无悲无喜。任千年的风霜侵蚀,静静地见证着这一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