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鹏汽车宣布,2021年小鹏汽车将推出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汽车。而即将上市的美国硅谷自动驾驶汽车激光雷达制造商Luminar日前宣布,将为英特尔旗下Mobileye的自驾车测试车队供应激光雷达传感器。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越来越迅猛,车载激光雷达的市场竞争也随之激烈。众多企业都在不停拼赛道,企图占领一席之地,而国产激光雷达企业能否在纷争之中脱颖而出呢?

高级别自动驾驶 助推激光雷达百亿市场

对自动驾驶来说,环境感知处于重要地位,而在自动驾驶架构中,传感层被比作为汽车的“眼睛”,包括车载毫米波雷达、车载激光雷达和车载超声波雷达等雷达系传感器,以及车载摄像头等视觉系传感器,其中激光雷达已经被广泛认为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必要传感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高级辅助驾驶系统逐步迎来规模化落地,激光雷达也逐渐渗透中低端车型,成为必需品。数据显示,目前30万以上的多数的车型都能够支持到L2的驾驶,配备AAC自适应定速巡航、车道居中保持和偏移预警等功能。这都离不开激光雷达发挥的作用。

目前看,尽管高级别自动驾驶距离落地仍有一段时间,但激光雷达未来可期。中信证券杨泽原团队报告指出,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汽车的核心传感器,能够弥补摄像头在精度、稳定性和视野方面的局限性,是L4自动驾驶安全稳定的重要一环。

不过由于激光雷达价格昂贵的原因,迟迟没有在汽车领域大规模应用,不过据杨泽原团队预测,未来大部分激光雷达产品价格都将降至万元以下,单车价值量下降,但量产趋势和渗透率的增长将推动行业整体规模爆发,预计2030年市场空间超百亿美元。

我国激光雷达产业“多维度”发力

面对即将到来的百亿级市场,激光雷达赛道的竞争非常激烈,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科技公司,都在以各种方式跑步进入这个市场,对激光雷达产业进行“多维度”发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19年底,Velodyne退出中国市场,让一众国内激光雷达企业走上了前台:禾赛、速腾聚创等一众公司的低成本激光雷达产品,让Velodyne在国内的产品显得毫无竞争力。虽然目前国内仍是刚起步阶段,但是成果已经初露锋芒,降低成本成为最关键的一环。

前不久,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放出一个重磅消息:华为有1万人在造激光雷达。目标是短期内迅速开发出 100 线的激光雷达。并且在未来将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约 1390 元人民币),甚至是100美元(约 695 元人民币)。

而大疆旗下的激光雷达公司览沃科技,在8月就宣布,首个实现了车用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价格降到千元级别,而且能量产供应。打开大疆商城,就可以直接买到LivoxHorizon激光雷达,定价6499元。另一款长量程的Livox泰览Tele-15,价格则是8999元。

此外,今年一径科技与嬴彻科技合作,其激光雷达产品将部署在国内头部重卡车型上,积极推动干线物流实现L3级无人驾驶水平。而在上海洋山深水港的上汽红岩的重卡,其上也是搭载了自主品牌的激光雷达产品,除了英伟达的芯片之外,全部零件实现国产化,并且达到L4级无人驾驶技术。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看到在国内率先落地的商用车高等级无人驾驶车型上,大量低成本的国产激光雷达都会纷纷出现。

其实,降低成本的同时,出货量就会激增,可带动全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得以发展。我国激光雷达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国内势头的逐步崛起,其实力不容小觑。面对其未来的技术壁垒,进一步降低成本还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