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厝门前的碑刻

“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你知道这些对仗工整,字斟句酌,词义严谨,充满教育意义的楹联在哪里吗?

这些都散落在晋江市永和镇永和古村落内的古大厝、番上仔楼上的旧时名家楹联。像这样反映永和人“诗礼传家”,诉说一代代永和人爱国爱家情怀,爱拼敢赢精神的石刻、楹联,在永和古村落随处可见。它们虽经风吹雨洗,饱受沧桑,却长时间无声激励,警醒着世代永和人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姚金策故居里的家风家训

《初心印记》内页

最近,124处极具代表性的古村落建筑楹联、家风家训被发现并拓印留存,其中9对拓片存留在永和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家风家训馆展示,另外115件(套)拓片被捐赠给了晋江市博物馆。

前日,在永和村姚金策故居举行的捐赠仪式上,永和镇党委书记吴超鹏、镇长陈松柏表示,搜寻保护这些古建筑的家风家训,是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永和镇的传统文化,以及‘敢为天下先’的晋江精神,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树立和厚植爱国爱乡情怀,激发社会责任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镇长陈松柏向学生代表赠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捐赠仪式现场

据悉,活动当日还举行《初心印记——永和碑刻拓本拾粹》赠书仪式。这本由福建省委宣传部舆情信息处处长杨文普作序的碑刻拓本集,是泉州市委选派到永和挂职担任镇党委副书记的张莉静牵头带领碑刻拓本集相关编撰人员历时4个多月,穿梭24个村的村头巷尾探寻、复勘,最终以拓片形式汇编成书。该拓本集涵盖了古镇22个行政村63幢古厝、番仔楼共计248张楹联、家训、砖雕、博古图等,分类成“仁、义、礼、智、信”五部分,极具 收藏、教育价值。

吴日锦 林良标 林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