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最早创立于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金铜佛像作为佛教不可或缺的必备品,更是受到很多人的重视。金铜佛像在佛教刚传入中国时称“金人”,其后亦称“金泥铜像”。金铜佛像因其身份地位不同,其形象、材料、种类也不尽相同,佛像依其身份可分为佛、菩萨、明王、天等数种。在各大寺庙中,有各种不同的佛、菩萨、罗汉守护主尊佛像,这些塑像是代表某种教义上的理想,是博爱的象征,是众生膜拜的对象。

依据传统,永乐时期的宫廷艺术,制作的工匠都隐匿其名。由于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和明代诸帝对藏传佛教采取的政策、态度略有不同,明代佛像艺术出现了汉藏佛像艺术交融、交替影响的局面。但是他们所制作的鎏金佛像被视为佛教世界最重要的作品,其特色是精致无暇的铸造技术与丰厚的鎏金技巧。在Ulrich von Schroeder,《BuddhistSculptures in Tibet》,2001年,卷2页1237-91,记录了四十五件刻有「大明永乐年施」的永乐佛像,都是来自西藏庙宇的鎏金铜佛。这些作品之所以能保存在西藏,主要是在永乐皇帝执政时期,皇室盛行馈赠佛像给西藏宗教领袖或是寺庙。这是源自于明成祖朱棣(1360-1424)在执政的永乐年间致力于强化与西藏宗教领袖之间的紧密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鎏金释迦摩尼坐像

释迦牟尼佛(梵文:ākyamuni,意为「释迦族之圣者」),姓乔达摩、名悉达多(约公元前566年-公元前486年)。

宗教作为人类的信仰,是人们的精神支柱,佛教作为三大宗教之一,诞生已有三千多年,传入中国更是已有两千多年。佛像是中国人接触非常广、非常悠久的雕塑艺术,支撑着古代中国的整个雕塑体系。因此,佛像艺术品成为也是众多古玩家喜爱的收藏品,佛如明清鎏金佛像、送子观音坐像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局部

佛像的收藏和研究兴于海外市场,与国外相比,国内的佛像成交价还是明显偏低。汉式佛像的材质可以是金、铜、石、玉,也可以是木、陶、瓷等。古印度青铜佛造像是罕见的,数量非常少。目前从价格上看,它们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只能说佛像艺术品一直都是稀缺的,市场价格整体上都还处于上涨趋势。

释迦牟尼像,黄铜铸造,分体浇铸,满饰鎏金。绀青螺发,螺发排列规整,肉髻高耸,顶有鎏金宝珠,面庞圆润,神态安逸,眉如初月,双目微合,刻有下眼睑,呈半闭状,眼帘低垂,向下凝视,带有沉思冥想的神情。嘴角微微上扬,略含笑意,直鼻,唇微张,双耳下垂,耳垂中空。颈施三道弦纹,身穿袒右肩袈裟,织物质感较强,衣褶起伏自然。结跏趺坐,左手结禅定印,右手施无畏印,金刚跏趺而坐,象征作为佛教创始人的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修行悟道的重要时刻。基座上部中间錾刻“大明永乐年施”款,为从右至左的顺读形式,底印“十字金刚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局部

十字金刚杵乃西藏密宗法器一种,梵名叫“伐折罗”,原来是古印度的兵器,后来被密教吸收为法器。印度古代传说,有位钦酪的仙人,他死后骨头变成了金刚骨,帝释天用它制成了金刚杵作为兵器。

十字金刚杵又称羯磨杵。可消除自身一切罪障,使三昧耶过悉皆清净,使胜共悉地皆得成就,一切违缘障碍悉消除无余,一切顺缘所愿善根悉皆增长。一切男女怨敌债主皆令满足欢喜,怨敌消除。

金刚杵也表三摩地无动摇,竖穷三界,横遍十方之意。金刚杵原系古印度的一种兵器,后来演变为密宗的法器,它的意义:坚固锋利智慧,可断除烦恼,消除恶魔。代表佛智,有不空、空性、真如、智慧等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十字金刚杵,实际上是由两个金刚杵相交叉构成的,在汉文中因其形状是“十”字形而得名十字金刚杵。 十字金刚杵的四个杵头的色彩分别为白(东)、黄(南)、红(西)、绿四色(北),其中白色表示:脱离各种妖魔鬼怪,清除一切疾病、苦难、愚昧之障;黄色表示:寿命、福分、财源、名声和权势等方面的兴旺发达,以及学问、能力、修炼体会和超凡脱俗的智慧如日月东升,蒸蒸日上;红色表示:聚集天地间神、鬼、人的一切财物和权势;绿色表示:脱离色界和无色界的一切困苦,斩断修菩提中的各种魔障。此外,十字金刚杵的中心,即两杵的交汇点,圆形、蓝色。蓝色表示成就一切事业。 可消除自身一切罪障,使三昧耶过悉皆清净,殊胜共悉地得成就:一切逆缘障碍悉消除无余,金刚杵也表三摩地无动摇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款识

佛像的肌肤感刻画细腻到位,尤其是手的姿势,身体的坐姿,下俯的双眼,把一尊抚悯人世,证悟得道的释迦牟尼刻画的淋漓尽致。整像造型端庄,权衡合度,工艺精湛,鎏金灿然,极富皇家风范。

铜造像素以衣饰华丽精美、装饰丰富繁缛称著于世,尤其是宝冠、缨珞、项饰、耳珰的精细雕刻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此件造像简洁生动,质感极强,所用铜质之精,鎏金工艺之美,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神情表达之准确,洵为有明一代佛教造像的上乘之作,无论在铜质与鎏金上,皆呈现出细腻之工艺技法。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与艺术研究价值,是为收藏家们的珍藏首选。

当今收藏界,佛像收藏不仅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增值投资。随着各类明清金铜佛造像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大放异彩,佛像越来越受到收藏家的追捧,尤其是保存完整的金铜藏式佛造像,因其工艺精湛、造型传神,在拍卖市场上屡创高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鎏金释迦摩尼坐像

近年来,明清鎏金铜佛造像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大放异彩,受到各路收藏家极力追捧,尤其是明代永乐、宣德两朝用以赏赐西藏上层僧侣的鎏金藏式佛造像,因其工艺精湛、造型传神,在拍卖市场上屡创高价。例如,2004年,一尊明15世纪大威德明王鎏金佛像,在香港佳士得以1906.2万港元成交,成为当时鎏金佛像成交纪录之冠。2006年秋拍时,香港苏富比推出“佛华普照——重要明初鎏铜佛收藏专场”,总成交额超3亿港元。一尊“大明永乐年施”款的鎏金释迦牟尼座像以1.16亿港元被内地蔡姓收藏家竞得,刷新铜佛历史成交纪录。

佛教造像的魅力已经开始吸引无数国人的视线,其不但体现出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成为人们忙碌之余的精神寄托。佛像艺术博大精深,而佛像被人们当做虔诚的参拜对象,如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尊佛像,不管你从那个角度看,佛像始终向你微笑的,十分奇妙,使你感受到佛教真谛的祥和、宁静、端祥,让众信徒自然而然感受到皆大欢喜笑口常开的感觉,佛教寓意为无量功德,多财多福,财福双至,是佛教至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面

这十余年来,佛像在各大拍卖市场中受到了藏家们追捧,成交价屡创新高,成为艺术品拍卖杂项专场里表现最为出色板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