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导演代表张艺谋的新作《一秒钟》上映,这是他后大片时代的回归文艺之作,用影视记录时代角度,回顾了特殊年代下的人和事。

先抛开关于影片中张九声女儿是怎么死的不说,删减掉的虽然是一些难以言明的历史,但这又是在证明那些不可更改的岁月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贯以家国集体情怀为主的第五代导演代表张艺谋,这一次从小人物的视角,将父女亲情,姐弟亲情,通过电影胶片这一介质交融,呈现了在特殊年月里的人和事。

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人们的精神追求就像影片中多次出现的沙漠一样,是文化沙漠。

对比当下已经物质极度丰富的当代社会,精神危机随处可见,人心不再是特殊年代的善良淳朴,尽管有时候是一种变态的桎梏,压抑。

影片更多的是一种人文情怀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特殊年代的亲情,时代的记忆在当代不可名状的状态之下,不再是隐晦的伤痕文学的反思,更多是还原那些不正常年月里的小人物的生存现状。

一、电影胶片一秒钟女儿

电影刚开始的画面是一个行走在荒无人烟沙漠里的父亲,他奔跑在广袤无垠,连绵起伏的沙海里,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偷跑出来的劳改犯,只为看一眼在22号电影简报里的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最后我们才明白,因为父亲张九声因为打架,被判劳改八年,为了洗刷父亲坏分子给她带来的坏名声,这个只有14岁的女儿争着抢着干成年人的事,扛面袋子。

张九声思女心切,就同他为了保证电影完整上映所做的努力,只是为了看一眼在镜头里只有两格画面的女儿,一秒钟的画面,可谓是一种父爱的偏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九声,只为了在电影简报里看女儿一眼,竟然不顾自己劳改犯的特殊身份,就算听到范电影要将他交到保卫科的威胁,也在所不惜。他拿着从刘闺女手中夺来的弹簧刀,威胁范电影,可见这个被冤枉的坏分子还是保留了人性中的一面。

简报中从未出场的女儿,是一秒钟的电影,张九声一辈子的牵挂。最让人动容的还是最后张九声被抓之后,保卫科的人遣送他行走在荒芜的沙漠上,一群人押着一个人,他们同样都是时代的奴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卫科的人将范电影送给他的女儿影片剪辑,从包着的纸里面拿出来扔掉,远处的刘闺女看到之后,捡回了包电影胶片的纸片,却没有真正理解张九声的心声,是纸中包裹的有关女儿的电影胶片。

两年后,张九声被平反,他满怀希望地找刘闺女要回女儿的电影胶片,谁知刘闺女根本不知道张九声想要的是女儿的胶片,他们再次来到当初被扔掉胶片的地方,就像那些已经消逝的岁月,过去了就永远回不来了,时间是这样无情,不论好坏,过去的永远找不回来,人只能往前看,这也是电影的深刻寓意。

二、胶片制作的灯罩

影片中的刘闺女,也是围绕着电影胶片的人物。

刘闺女的弟弟,借来别人用电影胶片制作的灯罩,不小心发生意外给烧坏了。

刘闺女为了弟弟不被同学欺负,决定偷12.4米的胶片,还给人家。刘闺女与张九声之间的电影胶片争夺战,由此拉开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也可有另一个侧面看出,这是一个物质多么贫乏的时代,简直很难理解穷苦人的物质和精神世界的贫瘠。

贯穿影片始终的张九声和刘闺女之间的胶片争夺战,第一场戏是张九声将偷电影胶片的刘闺女砸晕,紧接着刘闺女被救醒之后用骨头将张九声砸晕,在得失之间,坏分子张九声彰显的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第二次是在路上坐大卡车,张九声和刘闺女假装父女,胶片又回到张九声手中,但又因刘闺女的控诉错失影片。

第三次是在影片清洗完成之后,在电影院放映的时候,张九声为了保护刘闺女,伸张正义,与欺负他们姐弟的小青年争斗,刘闺女拿着胶片不见了,这次比较长的悬念设置,让人们对二人之间的陌生、相识、怀疑、信任产生了比较可信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坏分子,张九声知道在影院本该抓捕他,却误拿刘闺女的保卫科,他还是只身返回,解救了在黑暗中被误打的刘闺女,这是一种善良人的正直品质。

从影片情节的巧妙设计,可以看出张艺谋技术水准的精湛技艺。

在平凡的生活中还原一个比较真实可信的事件,这就是大师的魅力所在。

三、放映员的胶片

贯穿影片始终的是电影胶片,电影放映员范电影为了保住自己放映员的位置,可谓费尽心机。

莫言的新作《晚熟的人》中,有一篇写了他们小伙伴为了看一场电影所耗费的心思,在抢着干完工分,面临的是队长的阻挠,电影场地部门的歧视,可见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观看一场电影是多么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片中的电影放映员范电影,在当时可谓是一个呼风唤雨,趾高气昂的人物。掌握着少数资源,也可谓是掌控着文化沙漠里的人的精神绿地。

从挽救一部被误伤的电影胶片,可见当时的人们的善良淳朴。

用床单抬,用蒸馏水洗,用清一色的女人上手、用扇子清风徐来的扇等夸张的做法,再现了精神贫困与物质贫困的滑稽。

历史不是一下子跨越到今天这种繁荣的局面,他是经历了多少曲折探索,才会出现现代社会的局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饭馆吃面的那场戏,范电影发现丢失的胶片,针对张九声和刘闺女的审问,大有特殊年代让人上纲上线背后的可怕。

影片在时而紧张,时而轻松的情节变化中,浅尝辄止地暗示了坏分子和保卫科的紧张对立形势。

范电影对洗胶片的人说:

“不要把你们肮脏的手印留在先进分子的脸上!”这一声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

范电影这个人物在影片中是一个矛盾的个体,有着为了保住自己电影放映员位置的狡黠,有着面对张九声威逼的随机应变,有着将张九声女儿胶片剪送给他和将灯罩送个刘闺女的同情心。

范电影的复杂心理就是特殊时代里一些迷茫人的真实写照,在生存和人性面前一直在挣扎徘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史上,关于特殊年代文化反思的影片《巴山夜雨》是场控诉,也是关于文化界人士秋石的再审视。

电影《芙蓉镇》更多地将笔触伸到在不可名状的现实面前,只有乐观地:“像畜生一样活下去!”。

这都是面对苦难的坚韧毅力的体现,《一秒钟》更多地是在特殊年代小人物的真实感情,和生存现状的表达。就像影片的最后,不论好坏,过去的岁月失去了就永远找不回,这才是一种真正坦然面对的胸怀。

拿得起,放得下,人总要往前看,这也是当代社会精神危机的一种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