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海南陆地公路四通八达,从海口市到澄迈也就几十分钟。

我经常去澄迈,我喜欢古朴民风的澄迈环境,我更喜爱澄迈的乡村,我惊奇地发现,澄迈有许多大革命时期的旧址,革命的纪念碑,早期的革命烈士墓地。于是,我对澄迈这个革命老区内心里充满着无比的敬意,澄迈,你是我补充自己精神信仰的一个源泉。

一、中共邓仲支部旧址

中共邓仲支部旧址位于澄迈县金江镇解放中路79号县第二小学校园内。该校最初是金江书院,后改为澄迈中学。海南解放后,这里改为县第二小学。

1926年1月,国民革命军南征胜利,琼崖革命统一战线开始形成。同年2月,中共广东区委在国共合作的有利时机,组织一批琼籍共产党员返琼,在琼崖各地建立起中共党组织,开展农民运动。3月,受中共琼崖特别支部委员会的委派,陈垂斌、王业熹、郭儒灏等共产党员先后到澄迈中学工作,培养和发展党员,筹备成立党支部。1926年6月,中共邓仲支部(取谐音“澄中”为支部名)在澄迈中学成立,陈垂斌任书记,陈垂斌同志后来参加了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共琼崖地委委员。当时,邓仲党支部委员有:陈垂斌、欧赤、王业熹、郭儒灏、林茂芳。这是澄迈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它的成立,促进了马列主义在澄迈传播,开创了澄迈革命新纪元。接着,澄迈建立了工、农、青、妇等群众组织,并派党员奔赴全县各区乡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的基层组织。邓仲支部的一系列工作在思想上、组织上、干部上为建立中共澄迈县委做了必要准备,提供了有利条件。1927年,国民党当局在金江制造“四二五”大屠杀,邓仲支部遭到严重破坏而解体。

2006年3月,中共邓仲支部旧址被澄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澄迈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琼崖讨逆革命军第二路军成立遗址

琼崖讨逆革命军第二路军成立遗址位于澄迈县金江镇山口乡孔水村。

1927年6月,中共琼崖特委派冯平、吴一青来澄迈县负责领导澄、临、儋3县的工作,恢复和发展琼西各县各级党组织;建立工农武装,开展武装斗争。同年7月下旬,琼崖讨逆革命军第二路军在澄迈县第八区四统乡(今山口乡)孔水村成立,司令员由冯平兼任,党代表为吴一青,当时,第二路军先有一个连,连长刘青云,有100余人,这个连后来成为琼崖红军的主要力量之一。琼崖讨逆革命军第二路军的成立,标志着澄迈共产党人直接领导和指挥的、按照无产阶级建军思想建立起来的第一支革命武装诞生了。澄迈县各级党组织依靠这支新型革命军队,在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从此,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在澄迈大地燃成燎原烈火。琼崖讨逆革命军第二路军成立遗址是澄迈人民高举武装斗争旗帜,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历史见证。

2006年3月,琼崖讨逆革命军第二路军成立遗址被澄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澄迈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中共澄迈县委旧址

中共澄迈县委旧址位于澄迈县金江镇塘北村塘北小学。

1927年8月10日,在中共琼崖特委委员冯平的领导下,在此召开澄迈县中共党员代表会议,出席会议的除了30多名党员代表外,还有各地团员、妇女代表共30多人。会议由黄善藩主持,冯平作重要讲话,宣布成立中共澄迈县委。澄迈县委的成立,标志着澄迈县革命斗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从此澄迈人民有了一个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有了一个革命的中流砥柱。在澄迈县委的领导下,澄迈人民投入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澄迈的革命面貌为之焕然一新。中共澄迈县委成立旧址是澄迈人民革命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重要历史见证。

2006年3月,中共澄迈县委旧址被澄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澄迈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琼崖工农革命军西路总指挥部旧址

琼崖工农革命军西路总指挥部旧址位于澄迈县金江镇下岭村。

1927年7月,琼崖讨逆革命军第二路军在澄迈县第八区四统乡(今天山口乡)孔水村成立,司令冯平,党代表吴一青。同年11月,在澄迈县四统乡下岭村,将澄迈讨逆革命军、临高县赤卫队、儋县农军改编为琼崖西路工农革命军,成立琼崖工农革命军西路总指挥部,总指挥冯平;副总指挥冯道南、黄善藩、黄开礼、刘青云;政治部主任吴一青后来为符节;参谋长林鸿春,后为王邦。营长王文儒后来更名为王文宇,副营长冯道南(兼),第一连连长蔡汝斌,第二连连长刘青云(兼),第三连连长王亚才,共有400余人。不久,发展到10个连,有一个女子排,排长蔡文华(女);一个短枪队,整个部队有800余人。1928年2月,这支武装整编为琼崖工农红军西路总指挥部。领导机关主要领导未变。同年5月,在琼崖西路红军反“围剿”失败后,部队人员分散到琼崖各地坚持革命斗争。

2006年3月,琼崖工农革命军西路总指挥部旧址被澄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澄迈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尖石岭革命根据地旧址

尖石岭革命根据地旧址位于澄迈县文儒镇尖石岭。

1927年10月初,王文儒和王锡让、陈明仁、王文育等人在西昌区积极活动,恢复和建立党支部,组织群众成立农民协会,动员青年参加农民自卫军。不久,冯平、符节、黄善藩、冯道南、刘青云等人带领琼崖西路讨逆革命军来到南田村同王文儒组织的农军会合,成立起义军司令部。12月1日,冯平、符节、王文儒等人率部举行“南田暴动”,拔除尖石岭周围十多个民团据点,使红色村庄连成一片,尖石岭革命根据地初步建立。1927年12月底,“列宁学校”在尖石岭成立,王文儒任校长兼军事教官,黄善藩、冯道南任政治教官,学员来自各区乡党员骨干,每期3个月。1928年初,冯平、符节、王文儒、冯道南、黄善藩、黄开礼在尖石岭革命根据地领导澄迈、临高、儋县3县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建立西昌区等13个区乡苏维埃政府。同年4月底,冯平、符节在尖石岭根据地指挥琼崖西路红军进行第一次反“围剿”斗争。从1927年至1950年,这里一直为中共澄二区委、澄二区民主政府驻地,中共澄迈县委、县民主政府、琼崖红军、琼崖纵队领导机关也曾驻过这里。1946年,国民党46军在六芹山“围剿”时,特委和琼纵领导机关转移到尖石岭,继续指挥反“围剿”的斗争。尖石岭尚有红军洞、红军井等遗址,其中红军洞是革命战士驻扎的地方,红军井则为红军战士提供饮用水。

2006年3月,尖石岭革命根据地旧址被澄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澄迈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六、琼崖西路工农红军第一次反“围剿”遗址

琼崖西路工农红军第一次反“围剿”遗址位于澄迈县金江镇北芳村。1928年3月,驻广东国民党第11军第10师渡琼对琼崖红军进行“围剿”,师长蔡廷锴派所部第28团第3营和团直属机枪连400余人,由第28团副团长陈国勋带领进驻澄迈县金江镇。1928年4月初,陈国勋和澄迈县国民政府县长王光玮率部1 000多人(部分民团)“围剿”北芳村(今属太平乡)的琼崖西路红军。当时西路红军总指挥部和中共澄迈县委正在村中召开西路党政军干部会议,会议中途被迫停止。西路红军在琼崖红军总司令兼西路总指挥冯平率领下,奋起还击,多次打退敌军进攻。由于敌军人多势众,加上武器精良,红军弹药缺乏,被迫撤出北芳村。在撤退途中,由副总指挥冯道南带领两个连在青山岭阻击敌军,掩护部队、会议人员和群众从效牛岭山麓淌水过南渡江转移时,又被敌军围攻堵截,红军和平民伤亡数百人,损失惨重。此后,西路红军被迫转战于临高、澄迈、定安等地,处境十分艰难。同年5月9日和10日,由于叛徒出卖,冯平、符节在仁教岭相继被捕,不久在金江镇英勇就义。琼崖西路红军第一次反“围剿”失败,中共澄迈革命转入低潮。

2006年3月,琼崖西路工农红军第一次反“围剿”遗址被澄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澄迈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七、重建中共澄迈县委遗址

重建中共澄迈县委遗址位于澄迈县境内红光农场土艳村白朗山。

1928年,中共澄迈县委书记黄瑞三牺牲后,澄迈革命形势日趋恶化。11月初,中共琼崖特委委派冯白驹来澄迈重建中共澄迈县委。冯白驹化装成收购旧银商人,在土艳村与蒙开圣接上关系,接着又派人到各地寻找冯道南、王文儒、王运玺、黄善藩、王宝书、徐瑞冥、王大章等县、区领导成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陆续把分散隐蔽各地的党员骨干召集起来并开展活动。12月中旬,冯白驹在土艳村附近的白朗山主持召开了一个历史性会议。会议由冯白驹传达了特委对澄迈工作的指示,具体讨论研究了恢复党组织和重新组织武装力量,开展武装斗争等问题。会上恢复县委并健全了县委领导班子。冯白驹任书记,委员有冯道南、蒙开圣、王运玺、王四婆(女)。会议决定将现有的19支毛瑟枪和3支驳壳枪交给王文儒统一管理,由王文儒组织一支武装力量。会后,同志们奔赴各地,开展恢复工作。

2006年3月,重建中共澄迈县委遗址被澄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澄迈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