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娃说要和同学去省图写作业。啥?图书馆不是看书借书的地方吗?怎么跑到那边去写作业?

娃说上次和同学去省图,娃是写完作业去的,同学就在那边写的作业,效率很高,所以这次娃也准备带作业去写。

好吧,去吧。只要能把作业写完就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娃回来后说周围好多写作业的。有个女同学写的就是七年级数学作业,进度比娃学校的快。还有几个同学穿着校服去写的作业,大家都写得很认真。

问娃,你们聊天占比多少啊?娃说不足2%。真的都在写作业,作业写完了就去借了几本书回来。不过也是,在省图想聊天都很难,小声聊都会有人嫌弃并发出警告,只能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情。确实有那个学习氛围。

大概去了5个小时,娃完成的作业量在家认真做大概是3小时的量,但在家各种墨迹也是有的,能3小时完成的概率也是不太高的。娃同学写了2篇作文和很多培优机构的作业。看来效率都还是不错的。

虽然现在去省图还需要预约,但是名额增加了很多,中午出门前预约的时候还剩有5000多个名额。而且除了周一是12点半到8点半,其他时间都是早8点半到晚8点半,时间还是蛮长的。

以前很多年都是带娃只去一楼,总是很好奇,为啥省图建那么大,真的有那么多的书吗?但是上二楼三楼,气氛完全不一样了,特别是娃说寒假也要去省图学习,更加感觉省图还不够大,怕到时候没座位呢。

省图还有好吃的盒饭,15元一份,至少比娃学校的盒饭好吃多了。而且暖气十足,非常舒适,当然也干燥了很多,好在有茶水间可以打水喝。到处都有插头,给手机,电脑充电都很方便。

武汉这么湿冷,去省图学习的确是个非常好的选择。关键还是免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好多城市都兴起一种付费自习室。以前总觉得花钱找地方读书学习是为了啥呢?现在知道了,真的,那种学习氛围也是有价值的。

在家,几个房间溜达溜达,找点吃的,找点喝的,躺一躺,摸一下手机看一下平板,发发呆,可能一天也没干啥,时间就嗖嗖地过去了。

在地图app上一搜自习室,没想到武汉也有20多家了呢。看了一下评价,都说挺好的,大多数都是考研啊,考托福,考公考证的人,竟然也有初中生去付费自习室呢。有个人说,在付费自习室里感受到了自律的充实。

竟然还有个妈妈,孩子几个月大,想考个证,每天趁娃睡觉的时间,托家人照看一下,自己跑付费自习室学习一小时,也是学习也是放松,哎,带孩子确实挺累的。这个妈妈真是太不容易啊。

付费自习室基本上是9-10元左右一个小时,月卡在600-800之间。还有充值卡,算下来是6元左右一小时,和去网吧打游戏费用差不多,认真学习一天和去个咖啡馆的费用差不多。但是可以更专注更有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键是很多付费自习室是24小时营业,这一点就比省图有优势。省图最大的优势就是免费的,当然还有海量的图书可以看可以借。写着写着,我都想每天去省图了。

现在年轻人真的是不将就自己,能花钱解决的绝不含糊,看到好多报道外地自习室的文章都说爆满呢,特别是年底,各种考试的高峰期,很多年轻人愿意花钱买个学习氛围买个自律的机会。毕竟自律是通往成功的阶梯。

其实这是好事,愿意主动提升自我,愿意付费为自己的梦想买单。当然也说明自律真的是太难太难了,咱就不要指望自家的娃会非常自律地学习了,咱在家要么把娃盯紧一点,要么要想办法给娃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指望娃主动自觉地学习真心不可能。

当然,这样的娃也有,但都在别人家。自己家的娃还是放弃这个幻想,找到娃最愿意学习的方式和环境吧。没办法,高考前这几年,不要总想着考验和相信孩子的自律能力了。

引导,辅助孩子尽早地形成习惯,外界的影响加上长期训练,逐渐将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日常行为,这就是胜利了。

终身学习,是一个人最高水平的自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