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父母都有资格做父母,如果做父母需要考试,那么许多人都毕不了业。”

我有一个同事,92年的姑娘,来自小城镇,她工作努力认真,甚至可以说是拼命。经常自发性加班,年轻同事们都不愿意参加占用休息时间的酒局饭局,她也毫无怨言。

她拼命的向上爬,经常会遭到周围人的误解,认为她“吃相难看”,觉得她“不择手段”,然而她只是想要快一点,再快一点攒到钱,然后买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

“从小家里穷,只有哥哥有自己的房间,后来哥哥结婚了,家里买了大房子,最好的房间还是留给哥哥嫂嫂的,剩下的那间房,也是给我未来的侄子准备的,我从来就没有过自己的房间,这是我心里最大的遗憾。”

等到她大学毕业以后,她迫不及待便参加了工作,那份对房间的执念,让她只想快一点有能力养活自己,赚钱实现从小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她足够努力,赚到的钱也不少,然而却抵不上父母要钱的速度,工作八年,好不容易攒到了首付款,父母却寻死觅活不支持把她的存款全部要走。

她害怕回到那个只能睡在玄关的家里,更害怕的是父母的责备。

“他们说我不结婚,我不是不想结是不敢结,怕害了人家一生。他们总说我只顾着自己,根本不顾家里人的死活,每次听到这些话,听到我妈哭,我就受不了,刚下定的决心,立刻就心软了。

我这样的人,一辈子也就这样了,逃离不了原生家庭,也过不好自己的一生。”

同事的故事并不是个特例,但凡你逛一圈知乎,痛不欲生的原生家庭诱因,最终都会指向父母。

即便我们不想承认但这层血淋淋的伤疤,总要有人来揭开。原生家庭本应该是每个人幸福的港湾,可更多的时候,因为父母的教育偏差,反而会错误的影响孩子的人生轨迹,甚至是改变孩子的一生。

有些人可以靠自身的能力逐渐抚平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而有些人即便是老了,原生家庭的印迹也不会消失,反而进而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重男轻女的思想,如棍棒教育,这些错误的观念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变成了一种为人父母理所当然的权利。

吴阿姨的女儿第一次把男朋友带回了家,男孩很优秀,家庭条件也很优渥,为了证明自己的诚意,当着吴阿姨夫妇的面,把刚买的婚房要求交到了女儿的手上,并承诺会将房子转于女友名下,当做是给女孩准备的彩礼。

女儿找到了乘龙快婿,吴阿姨夫妇自然是高兴的,但是男孩走后,吴阿姨却又开始唉声叹气。

“闺女都出嫁了,我那个小弟到现在还打着光棍没找到媳妇,我妈临终前把弟弟托付给我,可我什么也没能帮我弟弟做,我们老吴家到现在还没有香火,我想想就觉得心里难受。”

吴阿姨已经55岁了,弟弟小她十岁,如今也已经45岁的年纪。吴阿姨的大儿子孩子都已经上小学,女儿都到了谈婚论嫁,她心中始终放心不下的心事又浮上了心头。

吴阿姨的母亲走了五年,临走前躺在病榻上抓着吴阿姨的手流眼泪说“你弟弟40岁了还没娶上媳妇,我就是不在了心里也放心不下,我闭不了眼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阿姨只好向母亲承诺一定帮弟弟找个媳妇好好过日子,母亲才安心的去了。从那以后,吴阿姨就落下了心病,她一直想为弟弟找个媳妇,可是这把年纪了,又没个正经工作,好点的二婚女人也看不上弟弟。稍微模样差一点的,倒是能看上,但吴阿姨的弟弟自己却看不上。

“我妈不在了,留了个乡下几十年的老房子给他,现在人家女方都要住新房子,他怕背贷款就在那个老房子里生活,在工厂里上班一个月三千块钱他自己大手大脚请人吃饭全挥霍了,也没个存款,有时候相亲请人家女方吃饭还要我支援,我该拿我这个小弟怎么办?”

吴阿姨为了弟弟的终身大事着急上火,有时候故意唉声叹气说给丈夫听,这一次就着闺女要出嫁又是如此,但丈夫却显得很冷漠,根本不接话,只是自顾自跟闺女交代婚姻上的事情,让吴阿姨大为恼火。

思来想去,她突然觉得女儿的婚事来的恰到好处,如果处理得当正好既能解决弟弟的婚事,女儿的婚事也能顺利进行,岂不是两全其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找到女儿,提出了要求:

“你这个对象家里看起来怪有钱的,直接送了你一栋房子,你这样,你先把房子要过来,然后折现,你自己揣着一半当陪嫁,还有一半拿出来给你舅舅,你舅舅那个老房子卖了然后加上这部分钱差不多大就能买个新房了。

你也知道的,你舅舅是个老大难,你要是不帮他,他这一辈子也难说上一门亲了,反正你也要嫁出去了,总得给家里做点贡献,我也不要你的一分钱,就是让你帮帮你舅舅,这是我一辈子最大的心愿,你不能不帮。”

女儿被母亲的要求弄得十分为难:“妈,你怎么能让我做这种事情?房子是他给我的,可是我也不应该擅自卖掉啊,如果被知道了,他会怎么想,婆家会怎么看我啊?”

吴阿姨却不以为然:“傻闺女,你不让他知道不就行了,这件事情你知我知,等你结了婚以后他才知道还有什么法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儿虽然免为其难答应了,然而这件事情还是被丈夫知道了。原来女儿还是觉得不合适找父亲商量,而吴阿姨的丈夫知道以后怒不可遏,对着吴阿姨二话不说就是一巴掌。

丈夫是个老实人,结婚几十年从未动过吴阿姨一根手指头,吴阿姨瞬间被扇懵了,久久都没能回过神来,只听见丈夫的斥责。

“你害我一个人还不够吗?还要搭上孩子的幸福?有你这么当妈的吗?你心里眼里都是那个弟弟,这些年你帮扶娘家,一心向着娘家,我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生气我都顾念着你跟我有两个孩子,是我两个孩子的母亲,可是你呢?变本加厉!做出这种蠢事!

你要帮你弟弟你自己想办法,我告诉你,你要是让闺女的婚事黄了,我跟你没完!”

吴阿姨也不知道是被暴怒的丈夫扇醒了,还是害怕了,自那以后再也没提过这件事情,但还是一直唉声叹气,心里觉得愧对娘家。

“弟弟的事情一天没着落我心里的大石头就一天放不下来,我不知道以后到了地下该怎么跟我妈交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母亲的遗言,让这个五十多的女人痛苦一生,或许永远都无法释怀。

当我们谈到扶弟魔,我们应该谈什么?我们总是围绕着扶弟魔本身展开一系列的讨论,然后抨击扶弟魔的各种问题。

的确,扶弟魔很可恨,她们总是弄不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明明可以得到幸福,却总是因为错误的选择与幸福失之交臂,更重要的是,还把自己身边的人都过下水,是家庭中活脱脱的“灾星”。

可是,我们往往也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扶弟魔产生的根源。

不是所有有弟弟有哥哥的女人都会变成扶贫娘家的“恶魔”,有些有兄弟的女人也可以很普通地嫁人,获得平凡而普通的幸福。

说到底,女孩只是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什么就会呈现什么,而在纸上布画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她们的父母。

有些父母为女孩涂上五彩斑斓的色彩,而有的父母却在纸上抹上深不见底的黑暗底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吴阿姨,吴阿姨的很多行为固然可恨,可追根溯源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吴阿姨的母亲从小到大给吴阿姨灌输的只有身为一个女孩应该要肩负的使命和责任,用亲情作捆绑,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久而久之,吴阿姨忘记了抗争,学会了妥协。她违背不了母亲,被道德所束缚,困在了自己给自己制定的牢笼中,无法逃脱。

原生家庭给她带来的影响之深,甚至让她成为了跟母亲一样的人,她自己还浑然不觉,即便最终她被丈夫的那一巴掌给扇醒了,但她还是处在无尽的内疚之中。

她觉得愧对母亲的嘱托,对不起弟弟,无法开心起来,或许这辈子都无法从原生家庭的阴影中走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父母,便是这样的不负责任。自以为自己没有错,从不认为自己偏心,却深深荼毒了孩子的一生。

被忽视那一个,永远摆脱不了原生家庭的印迹,至老至死。

而被偏爱的那一个,你以为你是对孩子好,可实际上,偏爱与忽视同样都是毒药,因为溺爱无法独立,比起被忽视更加用心歹毒。

无奈的是,做父母从来都不需要考试,父母永远都是对的,而孩子永远都是错的。

痛不欲生的原生家庭状况到什么时候才能改变?需要的不是一个人的努力,而是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