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6日,阔别两年的《国家宝藏》再度归来。第三季的国家宝藏还是熟悉的配方和熟悉的精彩。满怀期待的我如约而至,第三期第一期开篇便是“王炸”——故宫

张国立老师的旁白说道:“国家宝藏第一季我们走过华夏文明的腹心,第二季我们看到五千年孕育的生机。中华民族究竟曾为世界民族贡献过什么?国家宝藏第三季将与九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遗产携手做出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坤林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六百年:紫禁城、

“宝刻渊蒌,汗青永照”九百三十年:西安碑林、

“壮志谐风雅,咫尺筑天堂”一千年:苏州古典园林、

“守婆娑净土,乘雪域雄风”一千三百年:西藏布达拉宫、

“逴跞古今,并鉴四大文明”一千七百年:敦煌莫高窟、

“八表同风,开启中华大一统”两千二百年:秦始皇帝陵、

“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两千五百年: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三千二百年:广汉三星堆、

“金风震铄、宏规大起”三千三百年:安阳殷墟。

九座历史文博缓缓走来,是历史的厚重、是时光的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期登场的便是今年适逢六百年大寿的紫禁城。

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由靳东守护。炉是用途、三足是器型、海水江崖纹是纹饰、青花是工艺品种、明永乐是烧造年代。

1420年底,紫禁城正式建成,万国使臣齐聚北京。正是此时外交家郑和与中亚使团之间的充满危险的交易,使得永乐十九年,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鼎和明成祖朱棣一起进驻紫禁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国宝的珍贵毋庸置疑,但还有很多瓷器碎片被掩埋在地上,考古工作者花费数十年从数以万计的碎片中让破碎的瓷器和珍藏的瓷器跨越时间相遇。

第二件国宝是金嵌珍珠天球仪,我国流传至今唯一一座黄金制成的天球仪模型,守护者张子枫。按照乾隆年间编写的著作《仪象考成》所载,布列星辰、三垣、二十八星宿、三百六十八星座、一千三百三十颗星,球面还有黄道、赤道、银河和二十四节气,融贯科学和艺术的珍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其技艺”,尽管有些传教士是为了同化国人的思想和意志,但毫不夸张地说传教士的来华为当时的天文技艺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金嵌珍珠天球仪是一件回眸之器,是一件认知之器,更是一件警醒之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件说是宝藏但并不是普通的文物,而是紫禁城中轴线上的午门,守护者冯小刚。午门正中的门洞仅有皇帝可走,是皇权的象征。回顾杨慎的一生,午门见证他的起起落落,用30年的时间做了别人三辈子做不成的事,是属于大明的奇才、也是大明愧对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1559年,72岁的杨慎去世。或许他终于午门背后的秩序和解,却依旧不悔心中的坚持。如他所言: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紫禁城,作为当年皇权的中心、作为当下首都的中心,九座文博中最年轻的它,北倚朔漠、南俯中原、东极渤海、西跨太行,没有高山大河的阻挡,是胸怀四方、守望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宝藏》第三季开篇惊艳,是历史才能带来的触动、是民族才能给予的记忆,致为文博奉献一生的人们,六百年“城在、图在、他们也在”,愿能与君同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