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后院起火

美国后院起火

谷歌一直都是美国IT业的标杆,也是世界公认的互联网龙头之一。可谁曾想到在2010年,这家公司也因为美国政府的不公正待遇怒而起诉。因为它拒绝考虑为内政部的88,000名员工采用Google Apps,而是坚持使用微软的解决方案。根据诉状,这是由谷歌和奥尼克斯网络在美国联邦地区法院上诉。

谷歌的理由是微软宣布计划为联邦政府机构创建一个特殊版本的BPOS(Business Productivity Online Suite的简写),以满足所需的安全标准。具体内容涉及令人费解的混乱的缩略语,但实际上微软只会在美国的数据中心运行这些BPOS服务的联邦版本,并且会限制对已通过适当安全检查的联邦员工的实际访问权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法院事后调查发现,正如谷歌在投诉中指出的那样,微软的BPOS-Federal解决方案尚未经过认证,无法满足所有这些安全标准,而其开发的政府应用软件(Google Apps for Government)则具备这些标准。谷歌还表示,内政部最初坚称其系统托管在一组仅供联邦客户使用的服务器上。谷歌的软件为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提供系统托管系统,因此对Google来说这不是首发。有意思的是是,政府在选择微软的解决方案后放松了这一要求。

美国政府只能承认“不公正竞争”这一事实,并于2012年将合同转让给了谷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看到这里或许会以为微软就是和美国政府完全一样的,可惜现实往往是打脸的。2016年,微软公司正式对美国政府提出一项法律诉讼,声称在联邦政府机构要求获取私人资料的时候,自己有权把有关信息透露给用户。微软表示,美国宪法规定,如果政府搜查和收缴公民的财产,公民有知情权。微软因此认为,为政府获取私人资料的要求保密,这违反了美国宪法。微软声称:在过去18个月时间里,政府提出5624项获取资料的要求,其中一半要求伴随着微软必须就这些要求保守秘密的法庭命令。诉讼文件中声明,“当人们把自己的私人资料从实体储存移送到云端储存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权利。”同时微软还认为,政府利用计算机的云端储存,扩大了自己进行秘密调查的权力。

结果,法院判决微软胜诉,称如果数据不是储存在美国,微软不被强制要求提供该用户邮件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谷歌和微软起诉政府偏袒微软只是美国的“内部问题”的话,那么美孚事件就不是单纯的美国国内起诉了。2017年7月,埃克森美孚对美国政府提出了起诉,指责其针对该公司与俄罗斯石油巨头Rosneft为期三年的合资关系处以200万美元的罚款是“非法的”和“反复无常的”。

尽管对上一年(2016年)盈利高达78.4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来说,200万美元的罚款几乎不会给其带来什么影响,但这家石油巨头还是将美国政府告上了公堂。

美国政府在对埃克森美孚与RosnETF签署的协议进行评估以后决定对该公司处以上述罚款,双方之间的协议是在美国政府因莫斯科吞并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一事而对该国实施制裁的几周以后签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RosnETF是俄罗斯知名的石油企业)

美国财政部下属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称,在2014年5月14日到5月23日之间,埃克森美孚的美国高官与Rosneft董事长伊格·谢钦(Igor Sechin)签署了八份文件。声明表示,埃克森美孚在美国刚刚将谢钦加入“黑名单”几周以后就与其签署协议,这表明该公司“对美国的制裁规定显示出了不计后果的漠视”。

在2014年4月份,美国财政部对谢钦实施了制裁措施,这是美国向俄罗斯干预乌克兰事务一事施压的部分内容。该部在当时表示,谢钦对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显示出了“无条件的忠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美国政府的制裁措施,美国公民会身处美国的人不得与被列入“黑名单”的俄罗斯人进行业务往来,如谢钦等。Rosneft本身则受到了美国方面范围较窄的制裁,其相关规定是美国人可以与该公司进行某些业务往来。

埃克森美孚发表声明称,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所采取的行动是“根本不公平的”,并在德克萨斯州法庭向美国政府提出了起诉,请求法庭推翻处罚决定。埃克森美孚的公司总部设在德克萨斯州的欧文市(Irving)。

可这次不同于谷歌公司,美国政府占据着程序正义的优势,无论美孚怎么辩解,都无法改变它违法的事实。美孚的前任首席执行官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lerso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府二把手的“香火情”并没有帮助到美孚)

境外不止天朝

境外不止天朝

我们可以看出在程序完全正义的前提下,企业告政府并非没有胜算,事实上胜诉率并不低。那么纯粹的外国企业起诉的胜率是多少呢?笔者同样介绍给你胜负各一例。

2017年12月18日,安全软件公司卡巴斯基称,该公司已向美国联邦法庭提出请求,希望该法庭推翻特朗普政府禁止其产品被用于政府网络的禁令,指出此举剥夺了该公司走法定诉讼程序的权利。美国国土安全部在9月颁布指令,责令非军方政府机构在90天内卸载其电脑网络中的卡巴斯基软件,原因是政府高官日益担心卡巴斯基软件可能有利于俄罗斯的间谍活动,导致美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卡巴斯基失算的是美国政府并没有正面回击,而是辩驳禁用该公司的产品,是出于保护政府计算机不受俄罗斯入侵,是“预防性而非惩罚性”。因为美国并没有“全面禁止”卡巴斯基在美国的应用,仅仅是“政府机关”不能采用,甚至连独立于政府的军队机构也能用卡巴斯基。通俗点讲——我并没有禁止其他人买你的产品,仅仅是自己不买违法吗?这条理由说服了法官,卡巴斯基败诉。

另一个案例则和华为一样来自中国。2012年3月,中国三一集团在美国的关联公司罗尔斯公司收购了位于美国俄勒冈州的4座风力发电厂项目。半年后,奥巴马政府和隶属于美国财政部的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阻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一集团美国风电项目诉讼案媒体沟通会)

罗尔斯公司于当年10月1日将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美国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告上法庭。经过近两年的审理,法院最终判定罗尔斯公司胜诉,美国政府随后与罗尔斯公司及其律师团队展开协商,并最终达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