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二战以后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经济改革运动!”1991年,一位老者拿着自己的新书《变革中国》对着记者如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这句话,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这大抵出自于一位中国老人之口。但事实上,说出这句话的,却是在1991年拿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哈里·科斯。

科斯出生于1910年年底的伦敦,跟所有婴儿一样爱哭爱笑爱闹。但长大之后,科斯却被发现与正常孩子不同——他的腿先天就患病,到了5、6岁的时候还无法自行走路,出门都需要在腿上加上一些特制的铁器零件。

也正是因为这样,科斯小的时候就并不怎么爱出去,最喜欢的就是在父亲的书房里安安静静的看书。尤其是经济学方面的书籍,更是让他爱不释手反复研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他抱着对经济学的热爱,在1929年时就顺利进入了伦敦经济学院中,进行对经济学更加系统深入的学习和研究。1931年的时候,他就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笔奖学金,然后去了美国进行交换学习,而他为时两年的国外学习也拓宽了他的视野,他开始从整个世界和整个历史的尺度来研究经济学。

1935年,科斯已经毕业,并且在伦敦经济学院中任职教书,同时开始进行对公共事业方面的经济研究。1937年的时候,科斯发表了一篇名为《企业的性质》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科斯完全创造了一个新的经济学名词“交易成本”,这让科斯一举成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0年的时候,科斯又先后在政府、森林委员会、中央统计局乃至战时内阁之中任职,这让科斯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真正认识到了经济学在社会中的应用。

在1950年的时候,科斯就将自己的对公共事业尤其是广播业的研究整理成了《美国广播业:垄断的研究》一书。1960年又发表了《社会成本问题》这一篇轰动世界经济学圈子的论文,强调了市场经济竞争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科斯也因此成为了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1964年,已经颇具盛名的科斯进入了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院,一边主编《法律经济学期刊》,一边在芝加哥大学中任教,并且在市场经济的研究上越发深入。到了1978年的时候,科斯就当选了美国方理研究院研究员。

而他的思想也传入了中国。当时的中国经过十年浩劫之后,不论在经济、社会乃至文化上都遭到了重创,之前采用的计划经济模式也陷入了僵化之中。而科斯的理论为我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斯的理论一方面讲述了强调竞争的市场经济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从交易成本、社会成本等等方面系统地讲述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可能遇到的成本与风险,总体说来是一种十分务实的经济学理论。

因此,我国在1978年的时候开始了改革开放,确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的”经济发展模式,利用可控的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企业在竞争中开始不断填补市场空白,生产优质产品,进而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更实现了全国的整体经济的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成就也被科斯看在眼里。1991年,科斯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时候,他已经是个81岁的老者了。这十几年里,科斯将自己的重心放在了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研究上,最终成书《变革中国》。

在当年的采访中,他就对我国的改革开放盛赞说:“虽然不知道我还能活多长时间,但是中国一定不会让我失望。”在他看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是世界经济改革的模板,而且还是自己经济理论的某种实践和证明,而这正是科斯作为一名学者最为高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2013年9月2日的时候,科斯在美国病逝,享年102岁。而他对市场经济的研究,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研究则会永远留在世界历史之中,成为所有人类共同的财宝,指引着人们探求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