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在唐代传入中国,背称为“景教”,武宗灭佛时一并被禁止,在中国内地传承一度断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景教是基督教的一支聂斯托利派( Nestorians)的汉译名称。聂斯托利( Nestorius)是公元5世纪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聂斯托利派不赞成基督的神人二性合成一个统一的位格,而认为二者分别形成神、人两个不同的位格。因此,玛利亚只是作为人的耶稣之母,而非作为神的基督之母。聂斯托利于431年在以弗所会议上被定为主张“二位二性”的异端,被处绝罚,435年又被流放至利比亚沙漠中的大绿洲。其学说在罗马帝国境内被禁,但是其追随者向东逃亡至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等地,形成聂斯托利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35年(唐太宗贞观九年)聂斯托利派教士阿罗本等人来到长安传教,并得到政府资助在长安义宁坊建造大秦寺一所。聂斯托利派在中国被称为“景教”,意即“正大光明之宗教”。唐高宗时,景教向全国传播,引起佛、道二教的不满和攻击。唐玄宗对景教大力支持。其后历任皇帝均支持与保护景教。直至唐武宗于845年(会昌五年)下令禁佛,景教也受到牵连,景教徒多被勒令改宗或回归本籍,在中国内地销声匿迹。但是在边远地区仍有景教徒在活动,不少景教徒避难塞外。蒙古人建立元朝后,中亚景教徒也随蒙古军队进入中国内地,以“也里可温”名义再度出现。

也里可温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福分人”或“有缘人”,转义为“奉福音之人”。也里可温教是对景教、天主教等基督教各派总称。由于基督教各派都尊崇十字架,故当时人们又称之为“十字教”,称其教堂为“十字寺”。元朝政府还设立了管理也里可温教事务的机构――崇福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世纪初叶,当蒙古人崛起时,罗马教廷派遣使节到和林蒙古朝廷,欲与蒙古人结好。第一位使节是教皇英诺森四世派遣的方济各会士柏朗嘉宾。1289年(元朝至元二十六年)教皇尼古拉四世派遣方济各会士孟高维诺来华。他于1293年(至元三十年)由海路到达元大都,得到许可在京传教。由于他的努力大约有6000人受洗入教。教皇克雷芒五世于1307年派遣7名传教士来华协助他,同时任命他为汗八里(大都)大主教。7名传教士中成功来华的3名传教士先后担任泉州主教。孟高维诺在华传教34年,施洗3万余人。在大都建立天主教堂3座。但由于当时受洗入教的大多是蒙古人、亚兰人和色目人,汉人很少。所以元朝灭亡,汉族恢复统治,蒙古等民族所信奉的也里可温教也在中国内地消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代,天主教才再次传入中国,1623年(明天启三年)在陕西西安附近发掘出石碑“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被天主教徒视为“圣教古迹”,信徒们自称“景教后学”。这大大提高了天主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教徒的人数在几年中增加很多。景教碑是世界四大著名石刻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此外,20世纪初,先后在敦煌石窟中发现了其他景教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