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很多王朝,之所以走向灭亡,往往受困于两个因素:外忧内患。

唐朝末年境内有藩镇割据的内忧,境外有吐蕃、契丹、吐谷浑等国不停袭扰;宋朝末年境内有奸臣卖国,境外有金、辽、蒙古等强大敌国;明朝末年内有李自成等大批起义军,外有满清骑兵;满清末年那就更不用说了,先后败与英国、法国、日本等诸多列强,若非曾国藩力挽狂澜,估计太平天国那会儿就不存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有一个王朝,与唐、宋、明、清完全不同,哪怕是到末年要灭国了,对外依然无人能敌,这个王朝就是以强著称的“强汉”。

刘邦打败了项羽等强大的诸侯,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经过多年休养生息,汉朝经济实力大大发展,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等人远征匈奴,任何侵犯大汉天威的国家,其首领的脑袋就会被悬挂到长安城外,汉朝的这种强势一直持续了很多年,哪怕是到末年依然没有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汉自第三位皇帝汉章帝刘炟以后,继位的皇帝寿命大多很短,很少有超过33岁的,并且皇帝的儿子也很多夭折,这就导致了东汉的帝王教育工作不太好做,临时成为皇帝的人,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帝王教育,于是宦官干政、外戚集权等现象层出不穷。

再加上皇帝本人喜欢贪钱,朝廷极其腐败,对老百姓的压迫也日甚一日,以至于184年爆发了“黄巾起义”。为了镇压这场起义,兵权被下放给地方豪族,地方割据随即形成,随后董卓入京祸乱朝廷,涌现出了袁绍、曹操、刘表、刘表等等地方势力,汉朝距离灭亡的时间已是屈指可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见中原内乱,外围的游牧民族也纷纷生出了窥伺之心,但我们去看东汉末年的历史,就能够发现史书上着重记载的,主要是曹操、刘备、孙权三国争雄,对于那些外围的游牧势力,基本上就是一笔带过,这是由于他们对当时的汉朝来说,还不够一盘菜的程度。

北边的乌桓继承了东胡、匈奴的部分势力,发展得如火如荼,在蹋顿单于的带领下“以雄百蛮”,极盛时期有着三十多万人口,雄心勃勃地想要成为冒顿那样的人物,但是在白狼山之战中,带着数千人马来到白狼山,与带着数万人马的蹋顿进行决战,结果蹋顿在大军阵前被张辽一枪刺死,乌桓剩下二十多万部众全部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边原本是最容易出乱子的地方,但是汉朝末年却完全没有掀起半点波浪,原本董卓在那里坐镇,西边的羌人纷纷心向汉朝,后来是马腾与马超父子坐镇在那里,很多羌人还纷纷来到了马超麾下为其征战四方。

南方的蛮族在一开始,是被刘备过去说一番道理,就自动献出五万精兵随其打东吴的存在,等刘备去世以后,这些蛮族蠢蠢欲动,结果被诸葛丞相整出了“七擒孟获”的传说。而东南边的山越,那更是孙权的兵源地,完全没半点浪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朝到末年时,尽管中原内乱,但是对外的话,无论哪个方向,那都是无人能敌的,比后面宋朝的窝囊那真是霸气太多了,大概这就是我们到今天,依然那么怀念汉朝的原因吧。不过随着所有同胞共同的努力,想必我们很快,就能够再现当年大汉的荣光。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