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之际,文人画大家辈出,董其昌与“四王”等所绘的山水、人物画,散发出士人阶层的审美意趣,这种画风直接影响到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器画作。

康熙十九年,历经“三藩”叛乱的景德镇官窑正常运作,一批通晓丹青的官员参与到官窑瓷样的绘制中。官窑瓷“规矩准绳,以恭敬止,丝毫不能逾越”,尚不能发挥出瓷匠创作的灵性。但由官窑影响到的民窑作品则肆意洒脱,不拘于形式与内容,同时模仿具有“四王”风格的版画和其他文人画作,佳品不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熙青花瓷具有越来越高的市场价值,其主要是由其承载的历史信息、观赏价值、收藏价值所决定;其次,瓷器上的青花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如古时读书的人希望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走上仕途之后如同“青云直上”,甘当一名“清官”;卸甲归田之后,希望能“名垂青史”、“留取丹心照汗青”。由此可见,“青”字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如此重要。

康熙的青花瓷占据了康熙朝瓷器拍卖市场的半壁江山。近年来康熙瓷器最/高成交价前10中,有4件青花瓷器;近年来,康熙青花瓷的成交价,动辄以百万计,更甚者以千万计。未来由于各路藏家对于康熙瓷器的只收不出,造就了市场对于康熙青花的需大于供,价格将会有新的一轮的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熙朝的瓷、胎和制作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首先,它的胎质与明代有很大不同,除极少量的浆胎瓷器外,一般的康熙瓷胎质均是坚硬精细,胎体厚重,少杂质,含铁成分非常少,所以,胎色非常洁白,官窑瓷尤甚。但因属手工淘胎,不可能细如粉状,因此,细察仍可见颗粒状以及底部有点点黑色铁质沉淀和缩釉点。康熙瓷的釉质非常坚密,釉胎的结合特别好,釉面极其光润。

《饮流斋说瓷》中记有“康熙画笔为清代冠,人物似陈老莲、萧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吴墨井,花卉似华秋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康熙青花山水中的山石为例,多用的是南宋画家的斧劈皴进行描绘。青花瓷便借鉴水墨画中的各种皴法,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渲染技艺——“分水法”。瓷画匠依据青料水的浓淡,分成“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等几个层次,分别渲染作画,与山水画中的“墨分五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使所绘山水树木跌宕起伏,层次分明。

如果您的手中有康熙青花瓷器或者康熙朝精品瓷器,可携带至:深圳市龙岗区中海信创新产业城19栋1004-2室“天问文化”进行鉴定或委托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