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术志(ID:xueshuzhi001)

作者:浴火凤凰 编辑:学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在最前面:

本文是根据个人的所见、所闻、所历以及所感而写,描述的仅仅是所在院校及专业的极少个体行为,并不针对任何其他院校及“优秀学位论文”。

可是,虽然不能“以偏盖全”,但也能够“见叶知秋”。

时光飞逝,距离2020年划上句号已经不到30天了。

又是一年结束时,又到一年“评优”季。近期,各省、各学科也相继公布了2020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8月27日,湖南省公示了99篇2020年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公示时间为60天。

11月21日,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秀博士论文(2020)颁奖仪式在河北师范大学举行,共评选优秀博士论文7篇。

……

(再次重申,以上只是举例,并不针对任何院校、专业和个人)

当看到这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名单时,我对他们表示无比的钦佩和恭贺,因为,他们经历了数不清的不眠之夜,遭受了无数次的实验失败,多番进行自我否定、否定之否定,几易学位论文文稿(自己也是过来人),所有的艰辛付出终于取得了丰厚的回报。

可是,对于如何评选出“优秀学位论文”,我原本以为“真材实料”是唯一标准,直到这事件发生后,我才惊讶地发现,自己还是有点太“年轻”、太“单纯”了。

“小刘,XX大学XX学院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到了没?”

我们学院一位资深老教授推门进来,直接向学科刘秘书问道,将外校盲评的研究生学位送给相应专家教授评阅,这是他工作职责的一部分,而我们在同一间办公室。

“教授,论文的题目是什么,我帮您查一查吧!”

“好,我看看微信,哦,找到了!题目名称是《基于XXXXXXX研究》”

老教授一边翻看手机一边说道:

“哎!实在是没办法,就为了这篇论文,他们学院的院长给我打电话,之后处长给我打电话,最后导师也给我打电话就是想评优,让我给打个90分以上!”

“教授,我手上没有这篇论文!听题目应该是归XX系的教授评阅,所以,不会送到我们系。”

“那怎么办?能查出来这篇论文现在在谁手上吗?”

“教授您别着急,我打电话问问教务处负责论文分发的老师,我和他关系挻熟的!”

“好,抓紧时间!”

刘秘书一通电话打过去,了解到论文已经被送到XX学院的张XX教授手中。

“好的,我知道了,我会和张教授直接联系,你就不用问了!”

听到他们的对话之后,我感到有些惊讶和不解,于是赶忙向刘秘书请教:

“刘哥,研究生学位论文外送盲评不都是保密的吗?他们学院的导师怎么知道会送到咱们学院哪位教授手中?”

“嗨!这还不简单,外送研究生学位论文都归各学校教务管理,你没听到人家是院长、处长级别的,论文送去哪里人家一个电话就知道了。”

我又接着问到:

“论文评优秀是不要靠硬实力吗?这种靠打招呼来打高分,不怕被查出来吗?”

刘秘书有些地笑道:

“这你就不懂了吧,我来给你讲一讲!”

通过刘秘书的“解惑”,我了解到,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定要送到相关院校及专业的专家教授手中去评阅,然而,每年对应的院校就那几所,专家教授也都是那些人,他们彼此之间非常熟悉。

这样一来,对于论文打分,这些专家教授“心有灵犀”,今年你对我的学生高抬贵手,明年我也放你的学生一马。就这样,只要学位论文不是特别特别的烂,基本上都能通过,(太差的论文导师一般不会允许提交,更丢不起那人),只不过回去要好好修改一下。

以上只是针对“想要通过”级别的论文来讲。如果论文真的想“评优”,那还是要先保证写得“还不错”,最起码要达到“能评优”和“不能评优”之间的水平。

毕竟,论文质量一般,导师也不好意思开口请人家给高分。再说了,评阅的专家教授谁也不愿给差论文打高分,这也会给自己找麻烦。

于是乎,对于那些论文工作量(指研究成果数量、研究深入程度、创新点等)还算不错的论文,在打过招呼之后就被“高抬贵手”,顺利被评“优秀”。

刘秘书说还有一种现象:即使是同一篇论文,送到三个不同的专家手中,有的评优秀(90分以上),有的评合格(75分以上),有的甚至评不合格,反映出不同专家的定位标准不同,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提前“打招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然而,校外盲“评优”只是万里长征完了第一步,后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接下来,还有论文答辩、学校“评优”和向省、学科推荐等环节,而这些也是可以“操作”的。

对于论文答辩,答辩组的专家成员每年也都是那几位,毕竟都是自己学科的专家教授,准备推荐谁“评优”早已心知肚明,答辩时所提的问题要么就是难度不大,或者就是学生被提前告知,只是走个过场罢了。

就算是答辩组中有请来的外校专家,那也都是和学科或导师关系不错的人,自然也不会难为学生。道理很简单,也是“礼尚往来”嘛!

就这样,既定论文一致获得专家组好评,成功获得“学院优秀学位论文”,这就拿到了继续向上推荐的钥匙。

至于评省级、学科级优秀学位论文难度相对要大很多,毕竟一个省有那么多院校、一个学科涉及的院校则更多。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操作的余地,那就要对论文进行“粉饰”一番。

如何进行“粉饰”?那就看导师或学科的魄力文笔了。

因为学校要向上推荐,研究生还需要填报一份“优秀学位论文”的推荐书,里面主要包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所做的主要工作及解决的问题,以及论文的应用情况和潜在的应用范围等内容。

于是,在导师的指导帮助之下,本着“往高了说、不能往低了说”“往大了说、不能往小了的说”的原则,对论文进行一顿“吹捧”。

比如,在选题背景和意义上,最好是其他专家无法发现的难题被你发现了,其他教授无法解决的问题被你解决了,总之,你做的工作要“能人所不能”具有“非凡”的意义。

在所做的主要工作及解决的问题上,不能过于夸张,更不能脱离论文本身,毕竟评委还要察看,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在论文的应用情况和潜在的应用范围上,发挥的空间就太了,谁知道你的论文究竟是否能够应用、是否已经应用、是否具有应用潜力?毕竟评委也无法一一现场考证,那就放开了说。

应用情况最好是已被纳入国家立项课题、被某某行业使用、在XX学术会议上获奖,等等。

潜在应用范围上最好是能够影响国家法律法规制定、进入相关行业制度政策、成为本专业教材范本内容、为行业改革提供理论支撑,等等。

如此“粉饰”一番,无疑给论文“评优”加分不少。

至于论文被学校推荐给省级、学科级之后的操作,小刘秘书说他自己也不清楚,就不方便多说了。

那导师为何要花费这么多精力去评选“优秀学位论文”?

那当然是“评优”能够带来好处了。

因为,带研究生是导师的一项重要职责,虽说指导学生发EI、SCI等顶级期刊很是了不起,但这已成为研究生毕业的刚性条件,已经没有什么过多值得吹捧,而能够评选上省级或学科级的“优秀学位论文”,那是有些学校多年无法突破、很多导师一辈子实现不了的目标。

因此,为了能够在学校好好“风光”一把,为了能够超越其他导师,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境界,自然要颇费些心思。

当然,以上只是为“”,更深刻的原因在于为“”——“评优”是导师晋升职称的重要加分项,尤其是对青椒级、副高级的导师来说,具有更大的诱惑力。

毕竟教授职称不是终点,到了这个级别就要去竞争其他头衔了,如优青、杰青、长江学者、院士、首席科学家之类的,这些必须以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为支撑,但所带的许多学生毕业论文都是省级、学科级优秀,自然也是重要的加分项,当然多多益善了。

归根到底,这些乱象都是源于不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

2014年11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一篇题为《学术成果问题根源于“评价体系”》的报道中,披露了对北京、上海、广东、湖北、山东、陕西、青海、甘肃、江苏、吉林等地100余位学者展开“学术成果问题反思大调查”的结果:

71%的学者认为,目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术成果“存在多种不良现象”;

50.4%的学者认为,当前学术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量与质量不成正比”;

48.7%的学者认为,“不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是当前学术成果问题存在的根源”。

迫于“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制度机制,导师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耗费在所谓的“评审、评价、评优”上。

面对学位论文“评优”过程之中存在的诸多“暗箱操作”,在学术圈在刮起反对学术不端之风的同时,反对“评优”不正之风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毕竟,“优秀学位论文”是一种指向、一种标杆、一种旗帜,不能随意被践踏、被玷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