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每天留言探讨娃应该几点睡觉。确切地说是他严厉指出咱家娃睡太早了,学习态度不够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不以为然,毕竟每个娃的情况不一样,每个家长的期望值不一样,咱家娃初一9点睡觉,你家娃四年级11点睡觉,这个本来都是没啥可比性。

没想到,这位朋友非常执着地,一而再,再而三地留言,指出咱家娃睡觉太早,不可能逆袭,就算年级排名提升了,也只能说明学校稀巴烂。现在吃不了学习的苦,将来就要吃生活的苦。

那我们来好好说道说道。

且不说学霸是不是都不需要吃生活的苦,这个咱是学渣,无法体会,无法想象,就算咱家娃要吃生活的苦,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就像当年咱小时候,父母要咱好好读书,可咱读不进去啊,吃了几十年生活的苦,父母也不可能穿越回来帮咱,咱也不可能几十年后还能帮到娃。只能对娃说一句,耗子尾汁。

但是,几十年后还在吃苦,总比人没了强。

每一年毕业生1000万左右参加高考,还有1000万没资格参考高考,最多400万娃有像样的大学读书,还有1600万娃都要吃所谓生活的苦。吃吃生活的苦不是很正常的吗?咱家娃要吃生活的苦是必然的,谁让娃父母都是极其普通的人呢。

谢家华,上个月火灾中丧生,留下8亿美元的资产给家人。他不优秀吗?顶级的优秀,他快乐吗?他幸福吗?他吃过生活的苦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明天才过47岁生日,从小为了父母聚会时孩子有出众的表现,每天要练四种乐器,他为了家人的期望放弃了自己的爱好,读的哈佛,后来放弃读博,创业互联网挖到第一桶金,之后投资创办了zappos,成功了后卖给亚马逊,顶级学霸顶级成功人士,结果生活中吸“笑气”玩缺氧,狗带了。

咱家是个连中产都算不上的普通人家,娃也没有顶级学霸的资质,想通过每天学到十一二点能逆袭到哪里去?

是的,咱承认娃读的就是个稀巴烂的公立初中,娃的资质也就是个每天读到十一二点最多上个985的水平,每天读到9点10点,211还是有信心的。那为啥要拼命读985呢,为啥不能确保生命安全健康的情况下,读个211也可以呢。

你也许有你的清北梦,娃还在四年级,可以理解。家长都是在娃逐渐地成长过程中逐渐清醒认识某些真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到了高中,咱也会清醒地认识到211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那又如何?耳熟能详的那些大学名字的高校,都是没那么容易考进去的。即便是江大。

也许到了娃高三填志愿的时候,只能在一堆听都没听过名字的大学里扒拉一个分数勉强够的学校去读,那又如何?不管结果如何,娃都是自己亲生的,什么结果都必须要接受。

如果娃争气,醒悟了,像张霁,复读上三本,然后考研考博,最后年薪201万被华为录取。如果娃不争气,每年清华北大浙大也有几十上百个娃因为玩游戏被退学的。咱做家长的只能尽量陪伴和辅助,最终愿意不愿意付出努力的要看娃自己。

高考依旧是咱这样的普通人家改换门楣的一个非常大的机会。

咱也知道现在努力读书,以后选择权更大,甚至咱家娃也知道,每次咱还没开口,娃就跟我说闭嘴,娃啥不知道?但是知道了有啥用,娃现在就是要作,作天作地,就是要反抗,反对一切,就是要气死老母。

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连发7条长篇留言,劝谏我。了解你恨铁不成钢的好意。我也纠结痛苦了好多天,要不要逼娃多读一个小时的书,但是目前我还没能力做到。

你说到初二下就来不及了。来不及干啥?来不及考华师一?咱家娃天天通宵学都不可能考上华师一,来不及清华北大?咱就从来没敢想过清华北大。那还有啥来不及的?来不及考普高?那还是来得及的。考个普高还是很简单的,除非娃完全放飞自我。普高,初三最后一个学期都来得及。

退一万步讲,娃连普高都考不上,咱这三年的陪读日记也可以成为反面教材,让更多的家长少走弯路少掉坑。警醒世人,不培优早睡觉连个普高都考不上!

考不上高中的那1000万人依旧生活的精彩纷呈的,咱家娃也能成为其中一员,苦中作乐地活下去的。实在苦不下去的时候,再拼搏也不晚,虽然概率极低,难度极大!谁叫娃初中高中时候太安逸了呢。

感谢你的留言,促使我这几天不得不痛苦地反思。但我仍然选择: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