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全球饥饿人数已经连续第五年出现上升,有30亿人无法获得健康的饮食,有近7亿人仍在挨饿。而到2020年底,由于新冠疫情的大流行,可能会有1.32亿人陷入饥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导致全球粮食危机的,除了自然灾害外,最主要的就是耕地紧缺。由于沙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自然危害,全球每年都有大量的耕地失去生产力。很多国家为了维持耕地面积,选择了砍伐树林,在2000年到2017年间,全球森林面积减少8900万公顷,而耕地面积仅增加了7500万公顷,但即使是这样仍然无法满足全球人口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将恶劣环境的土地改造成适宜生产的土地,并减少农业生产对土地资源的依赖性,成为了全世界农业学者钻研的课题,并且各有心得。而在这方面,我国最出名的莫过于“海水稻”研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海水稻研发中心落户青岛,随后便展开了大型的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工作。今年,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在全国的示范种植面积从原来2万亩扩大到了10万亩,而随着9月、10月测产陆续完成,平均每亩海水稻的收成超过了1000斤,远超每亩300公斤的预期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海水稻的研发能够有效开源,而远在非洲的小国利比里亚,则想出了一个节流的方案。在本月举行的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浙江大学联合主办,拼多多支持的“2020全球农创客大赛”决赛上,利比里亚选手和美国团队合作,推出了“无土栽培和水产养殖的新型混合型创业项目”,最终获得了比赛的一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土栽培指的是作物不种植在土壤中,而是种植在营养液中,或者栽种在基地中使用营养液来培育。由于脱离了土壤环境,无土栽培对土质和水文条件要求很低,即使是种在集装箱里都行,对于利比里亚这种战争冲突频发的地区,能够有效保证“耕地”数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临海的利比里亚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把无土栽培和水产养殖结合起来,那么共用一份水和一份土地资源就能收获两份农产品,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很适合利比里亚这种落后的农业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全球的粮食危机,不论是中国还是利比里亚,不论是袁隆平这样的农业专家还是农创客大赛的参赛者,都在提出着自己的方案,并且都卓有成效。相信随着全世界的共同努力,困扰人类几千年的饥饿问题,终将被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