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艺《拜托了冰箱》中,关于艺人公开表态的话题,何炅、郭敬明、郑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爽:倾向表态,这样大家才能更好的理解自己;

郭敬明:会考虑让大家都舒服,语言的艺术很重要;

何炅:偏慎重,自己有态度可以和当事人说,不要急着公开表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了三位的立场,是不是像极了典型的个人成长史?~

郑爽更像是少年时代,大多情况下以自我为中心,表达其实是展示自我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有态度就要说出来,憋着一方面难受、另外也会加深周围人对自己的误解。很真实、也很稚嫩,如果有了错误的表达,后果会超乎意料的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对公众人物来说,往往是舆论导向的掌舵者,一时表达可能自己爽了,但因为没有亲身经历,所以少了客观性的感同身受。

郭敬明则是大多人的青年时期,慢慢长大后会更理智、也更“圆滑”了一些。无关对错,年龄、经历和周围环境,会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产生综合影响。对于郭敬明来说,表达并不难,但让别人一直感到舒服,就是很有挑战的坚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语言的艺术性表达,无非是换位思考。一旦表态,就是一种“站队”,就算说得再漂亮,网友也能找到你站队的蛛丝马迹。

所以郑爽和郭敬明,都侧重说出来,前者更真实、后者更成熟。

相较而言,何炅就很“中年人”的做法了。他的逻辑很简单,没有一起经历、就没有发言权。另一方面,他也没有完全沉默,有时会和当事人沟通,不让事件在自己这里发酵和变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结果导向看,何炅的人缘在娱乐圈最好,几乎无槽点,所以他的选择有更多参考价值。而郑爽和郭敬明,是典型的“被黑体质”,这也意味着虽然网络暴力盛行,但他俩也并非无懈可击。

表达与否、以怎样的方式表达,是每个人的选择,只要不逾越道德底线,这个时代应该多元和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公开表态”这件事,对艺人有普遍适用性吗?文琪觉得分人,何老师的情商就算公开发声,也可以驾驭得很好,而且说服力相对更强。明星艺人本身就是公众人物,公开表态的后果,往往有“病毒营销”的势能,舆论引导直接影响了事态的发展。在我看来,艺人发声的最大价值,就是帮助公众一步步看清事件真相、而不是左右公众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公开表态”因人而异,但和身份职业并没有直接关系。艺人的发声或许有更多的关注度,但作为素人,也一样有发声的权利。只不过艺人的影响力更大,所以在确定表态前,要更加谨慎。大家更喜欢何炅、郭敬明、郑爽三人中谁的方式呢?欢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