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一书讲108个英雄好汉,说宋江忠义双全,讲吴用足智多谋,述武松鲁智深快意恩仇。

然而不管这108人的本事何等了得,品性如何可靠,在水浒的世界里,他们都是绝对的失败者,到最后能够得具“囤囵尸首”,就算得上结局不错。

在那部书中,真正最“成功”的人物肯定是高俅,他出身低微,但成就却让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敢想象。

高俅的发迹史

很多人说宋江的身份低微,仅仅是县城衙门里的一个押司,尽管美其名为官,但其实没有编制,仅仅是一个吏,但那也让他有固定薪水、丰厚油水、社会地位、人脉资源等等。而高俅呢?出生于东京一个破落户家庭,也没固定职业,认识的人都看不起他,只是一个不入流的混混,这可比宋大哥还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俅未发迹时,领着王员外家的儿子去那些烟花之地寻欢作乐,每天教唆着人花钱,那银子是如水一般大把大把地流了出去。王员外一看,再这样下去只怕自己都没地方住了,一纸诉书将高俅给告到了官府。

衙门访查得事实属实,将高俅打了二十脊杖,送配出界发放,不准其再回东京祸害民众,同时将其经历广为宣扬,所有东京民众都不容许他在家中借宿。用今天的话来说,高俅在东京已经“社会性死亡”了。

好在那年代信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东京混不下去了,还可以去其它地方,高俅离开东京去了淮西,在一家赌坊中待了三年。

三年后皇帝大赦天下,高俅这个“发配出东京”的罪名自然也就不算了,他便请求赌坊老板柳世权,希望老板给他一条路子,让他回到东京有个托身之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世权有个亲戚叫董将仕,在东京城里开药铺,于是写下一封荐书,并且打发些一些路费,高俅就这样回到了东京。

董将仕是正经生意人家,眼看高俅这人是个泼皮无赖,并不敢收留,但也不好意思就这样驳了柳世权的面子,又写下一封书信,将高俅引荐到了小苏学士府上。小苏学士出于同样的顾虑,将高俅引荐到了小王都太尉府上。

小王都太尉见了高俅,立刻心生欢喜,因为那也是个喜欢玩闹,不干什么正经事的人物,将其留在身边,并且让其给自己小舅子端王送礼物。

到端王府上时,端王正在踢气毬,正好踢到高俅身边,他顺势就接着踢了起来,使出了“鸳鸯拐”等花里胡哨的技巧,让端王见猎心喜,就将其留在身边当了亲随,每天陪着自己踢气毬。

高俅也拿出自己在赌坊厮混过的本事,将端王给哄得眉欢眼笑,很快就成为端王府里的第一号心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两个月,皇帝去世,由于没有亲生儿子可以继位,血缘相对较近的端王就这样当上了皇帝,也就是徽宗。每天沉迷于气毬之中的徽宗,见到高俅每天陪着自己踢气毬,又想着法子地逗自己开心,心中感动,想要抬举他,先让他在枢密院入名,随后不停升迁,半年时间就成为了太尉。

太尉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是正国级干部,无数人奋斗半生都难以仰望,这个小混混出身的高俅,从回到东京时算起,仅用了不到一年的功夫,就完成了这种看似不可能的“逆袭”。

二 高俅的3招绝学

高俅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的“逆袭”,很显然与3样绝学分不开,一个是过硬的专业技能:踢气毬;一个是对徽宗绝对的忠诚:为了让徽宗过得舒服一点,那是绞尽脑汁;并且他很懂得徽宗的心思。

徽宗还是端王的时候,就很爱踢气毬,后来当了皇帝也爱踢气毬,可以说这是其持续了一生的爱好。偏偏在当时,踢气毬是不上大雅之堂的,读书人中很多都认为这有损威仪,只有轻浮之辈才会去干。

这就难免让当了皇帝的徽宗感到憋屈,大臣们不理解自己这项爱好,自然也不会陪自己玩,更不会尽量让自己玩好玩尽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高俅的出现,却让徽宗顿生知音之慨。他踢气毬的技术非常好,踢气毬的时候,整个气毬就仿佛是黏在身上一样,那是徽宗从未见过的高手。并且这个高手为了让自己玩好玩尽兴,还愿意用尽全部的手段,哪怕累坏了也在所不惜,这就让徽宗不能不感动。

当然,高俅之所以能够快速上位,仅有过硬的专业技能那是不够的,他还得足够懂徽宗的心思,并且对徽宗足够忠诚,但这对他来说也不成问题。

自幼混迹在市井之中,后来还在赌坊中待过几年的高俅,也许不能够懂得岳飞那种一心报国的心思,但是徽宗那种每天想着怎么享受得更好的心思,那完全是不需要揣测的。

至于对徽宗的忠诚,高俅与徽宗两人都明白那肯定是必然的,到死都不可能改变,其他大臣之所以能够上位,那凭的是自己数十年寒窗苦读,是在边疆出生入死,是为天下苍生献言进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俅呢?他就是徽宗身边一陪玩的,没有徽宗他啥都不是,他全部的荣辱都绑定在徽宗身上,他不可能变节,徽宗也知道他不可能变节。

有这么一个绝对忠实可用,还十分懂得自己心思的人,徽宗当然希望他地位越高越好,这样他才有本事让自己享受得更多嘛。就像后来的康熙皇帝,也很喜欢用韦小宝一样,徽宗也喜欢用高俅,高俅就是水浒世界里的韦小宝

当然,高俅之所以能够上位,还是因为上面的整个环境不太行,皇帝喜欢的技能是踢气毬,喜欢的品质是想着怎样让自己更舒服一点,而高俅刚好契合这两点,至于忠诚,那无论是任何时代都差不多的。

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金圣叹曾评价过水浒开篇为何要先说高俅:“先说高俅,是乱由上起;先说108人,是乱由下起”。

高俅这个人的品质不值得学习,不过这个思路:领导的爱好、领导希望的品质,也许可以给人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资料:《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