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爆发后,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便接踵而至,不是要我们割地,就是让我们赔款,还有的就是让我们放弃某些国家主权。
尤其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皇俄国趁着英法联军进攻清朝的机会,趁火打劫,通过各种手段,强行占领了我国北部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但不管怎么说,瘦死的骆驼都要比马大,清朝再怎么腐败无能,实力都要比朝鲜强大。18世纪80年代,在日本的虎视眈眈下,为了寻求中国的保护,朝鲜便通过袁世凯,请求加入中国,来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朝鲜,控制着整个朝鲜半岛以以及周边的不少岛屿,总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如果当时清朝能够答应下来,那我们现在的领土面积就能再增加22万平方公里。
但可惜的是,当时的清政府在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建议下,拒绝了袁世凯和朝鲜的这一要求。
现在再来看这件事,真的是令人唏嘘,令人无奈。那么在当时,朝鲜是因为哪些原因,决定加入中国的呢?李鸿章又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拒绝了朝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19世纪80年代,风雨飘摇的朝鲜
清朝时期,朝鲜是我们的藩属国,是要给我们进贡的。后来清朝闭关锁国,朝鲜和日本也来学习我们,他们俩也进行了闭关锁国。
西方列强用军舰大炮敲开中国、朝鲜、日本的大门后,三个国家的反应各不相同。
中国开始洋务运动,日本开始明治维新,而朝鲜,西方列强的军舰大炮不仅没有让朝鲜屈服,反而还更加刺激了朝鲜闭关锁国的决心。在经过一番战争后,西方列强无奈的发现,自己打败了中国,打败了朝鲜,在军事上却打不过朝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西方列强没有调动大规模军队来进攻朝鲜。同时西方列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没能做到的事情,日本却做到了。
用着从西方列强那买来的军舰大炮,还有自己非常擅长发展内奸的本事,日本轰开了朝鲜的国门。当朝鲜睁开眼睛了解完世界局势后,整个国家都懵圈了,他们哪里想到,闭关锁国了几百年,世界都变了样?
在这种恐慌下,朝鲜内部全都乱了,什么独立派、亲中派、亲美派、亲日派等等,就连亲俄派都冒了出来。各个派系为了自己的利益斗争不断,国家直接陷入混乱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袁世凯的出现,稳定了朝鲜局势
1882年,朝鲜爆发壬午兵变,在无力镇压的情况下,只好向清朝求救。袁世凯也因此跟随吴长庆前往朝鲜,镇压兵变。
平定兵变后,袁世凯便被留在朝鲜,协助朝鲜处理军国大事。在1884年朝鲜爆发的甲申政变,也是袁世凯镇压平定的。
这个时候的朝鲜,早已深刻意识到日本的狼子野心。为了不被日本吞并,朝鲜高宗李熙的生父大院君,以及一批亲中派认为,朝鲜要想不被日本侵略,就并入中国,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并让清朝驻军和派遣行政官员。
这一想法得到了袁世凯的极大支持,他连忙向李鸿章说明了这件事。但结果却是让袁世凯十分失望,李鸿章拒绝了朝鲜成为中国一行省的请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李鸿章因为哪些原因,拒绝朝鲜?
在袁世凯等人看来,朝鲜如果能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无疑是利大于弊的。首先土地的增加,自然也会带来资源的增加,也会加强清朝的实力。
而且日本一直对朝鲜虎视眈眈,与其最终让日本控制朝鲜,倒不如让朝鲜变成中国的一个行省。
但是在李鸿章看来,朝鲜是一个沉重的大包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清政府江河日下,实力不断衰退
如果这件事情是发生在清朝初期,也许清朝还真的会同意朝鲜,成为我们的一个行省。但是19世纪80年代的清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沙皇俄国的趁火打劫、以及太平天国的先后打击下,国力大为衰退,早就不是当年的那个天朝上国。
而且一直以来的腐败问题都未能得到解决,各种赔款、各种苛捐杂税让百姓的负担日益严重,一旦同意袁世凯和朝鲜的要求,那清朝就得出钱出力出兵,这对但是羸弱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内部问题不断,无力开拓疆土
先后的战争失败、割地赔款,早已引起广大百姓的不满。再加上赋税的进一步加重,全国各地都有反抗清政府的起义。
在内部不稳定的情况下,清政府哪还有多余的力量,去接收朝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外患不止,不能再给自己找麻烦
在西方列强眼中,中国就是一块大蛋糕,列强只要稍有机会,就会想着咬上一口。
如果清朝真的将朝鲜纳入版图,那就一定会引起列强们的进一步侵略。在外地的虎视眈眈下,朝鲜就是一块烫手洋芋,还是不要的好。
在内忧外患、实力衰退的情况下,李鸿章便拒绝了袁世凯和朝鲜的请求,22万平方公里的朝鲜,也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那么在大家看来,李鸿章当时,到底应不应该同意,朝鲜变成中国的一个行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