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一个收藏家王玉先生,现在是一家装饰公司的老板,生意做得非常的火爆,据说北京的麦当劳就装修了很多个。这位王玉先生事业有成,比一般的人高出了许多,直到现在,他仍然保留着穿对襟衣裳和长衫,戴着瓜皮帽的习惯,画风与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人都不太一样。这或许与他祖上的身份有关,相传他是满清贵族镶黄旗的后代,在清朝时期,身份极为显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手上有一件稀罕物,锡制的倒流壶,是他十多年前用汪寅仙的紫砂壶跟别人换的,汪寅仙紫砂壶十分珍贵,当时市值10万元。为了看看自己有没有被别人骗,自己到底有没有吃亏,王玉先生决定找专家来给他掌掌眼。

由于他的日常穿着和祖上的身份特殊,专家一看就感觉王先生带来的是皇亲国戚的宝贝。这个倒流壶外表犹如寿桃的形状,上面刻了很多的字,做工极为精细,看起来非常的精致,只是没有壶盖。这让我们不禁想到一个问题,这个水是怎么倒进去的?又是怎么流出来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陕西历史博物馆有一把耀州窑青釉刻花的提梁倒流壶,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线索。王先生的倒流壶是锡制的,锡制的茶壶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曾经有一个千古绝对内容就是关于锡壶的。“提锡壶,游西湖,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至今还没有一个非常贴切的下联,对联难对是真,但是锡制的茶壶却非常容易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锡的材质虽然不如金银器听上去那么华贵,但是这确实是一件非常精致的倒流壶,后面有折,前面有流。要装的液体水或者酒就从壶底下的孔灌进去,即使是翻转过来,壶里的水酒也不会漏出来,自然也不会从壶嘴里面流出来。这是物理学当中相连,器物平面等高原理,在实际生活中最简单的应用。

茶壶里面有两个通道,一正一反,这两个通道的长度是一样高的,液体进入壶内,充盈到相同高度的时候,即使胡翻过来,液体也不会从中间的孔里面流出来。但是往前倾斜,两个液面等高的这种平衡状况就会被打破,虹吸效应因此产生,壶嘴里面自然就会流出水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锡制的茶壶,锡的质量非常的纯净,整个壶身线条流畅,包浆厚重,经过专家的鉴定,确实是清朝中期沈郎亭的作品,也是不可多得的清代锡器中的精品。

锡制品在现在的市场当中,关注度并不是很高,一般锡制的茶壶也就万余块钱,但是这个锡制的茶壶是出自清朝的名家之手,有了历史的厚重感,成了文物,情况就会不同。再者说锡作为一种环保的金属,没有什么不好的味道,并且不会腐蚀,况且做工精巧,这样珍贵的文物精品价格不断上涨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专家的估算,这把倒流壶的市场价格大概在16万元左右,如果相换的汪寅仙的紫砂壶也是真品的话,那么就换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