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狄仁杰是正统的儒家,而儒家的传统观念是反对女性当权的。《尚书牧誓》写有这样的一句话:“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意思就是,母鸡不能报鸣,如果母鸡报鸣,这个家就要衰落。

而武则天当政,恰恰就违背了儒家观念,那么狄仁杰该何去何从呢?狄仁杰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因为儒家又有一个观点,就是“忠孝”。当官的人,“忠”是第一位的,甚至都要优先于孝道。武则天现在是自己的君主,就必然要忠诚于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两件事,都必须位居高位才能有机会完成。武则天大约比他大五岁,也就是说,武则天也年近七十了。在那个年代,所谓“人到七十古来稀”。所以说,这里面就牵扯到武则天死后,天下是姓武还是姓李的问题。

如果武则天立自己的儿子,也就是李显或者李旦为太子的话,那么这个天下未来是姓李的,李唐就自然复活了。可是如果储君之位,交给了武三思或者武承嗣,那么这个国家将继续姓武。

从狄仁杰这个角度考量,他发现武家子弟一个比一个不是东西,都是些纨绔子弟,而且都是心怀鬼胎。所以说,狄仁杰绝对不能让这些人当权。于是,在武则天称帝的第二年,狄仁杰上任宰相之职。

没有人知道狄仁杰心里的矛盾和算盘,甚至连家人都对狄仁杰不理解。一次狄仁杰去洛阳城外看望自己的堂姨,当狄仁杰的车马走到家门口的时候,正好碰到表弟打猎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狄仁杰心里有些奇怪,但也没多想,进屋拜见了姨妈说,“我现在做宰相了,弟弟想当官的话,我是可以帮忙的”。让狄仁杰没想到的是,姨妈很不屑的说,“我就这么一个儿子,我可不想让他侍奉女主”。当时已经是宰相的狄仁杰呆站在那里,哑口无言。

狄仁杰是个不畏权贵,甚至说有些傲气的性格,可是匡扶天下,这是每个人的人生理想。现在这样的一个机会摆在面前,狄仁杰又是个积极入世的人,因此他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一定要帮着武则天治理好这个天下,想办法让李唐王朝延续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县吏很生气,想要训斥狄仁杰。但年幼的狄仁杰说:“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未对接,何暇偶俗人而见耶”。意思是说,书中的圣贤,我都来不及交谈,哪有闲工夫和俗人对话呢?

从小性子就很执拗的狄仁杰,一直都很清高自傲,随着官职地位的上升,他也更有了自傲的本钱。然而,这种性格对付张昌宗自然是很出气,但是有时候过于执拗,清高的他也不免伤害了好人。狄仁杰这种性格,就曾经伤害到的一个人叫做娄师德。

当时娄师德与狄仁杰同朝为相,但两个人的能力却有差别。娄师德是一个唐朝的官员,他的性格极其特别,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脾气好,好到你难以想象的地步,从来不得罪任何人。而且,干什么事都是小心翼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狄仁杰对娄师德从来没好好脸色。但是后来武则天看见了,就要点拨一下狄仁杰。有一天散朝后,武则天留下狄仁杰问道,“你觉得娄师德这个人贤德不贤德呢?”狄仁杰扭过头去说道,“我不知道”。

这件事对狄仁杰是个不大不小的讽刺,让他不由得反思自己走过来的岁月。但是这样清高傲骨的性格,最终还是给宰相狄仁杰带来了致命的灾祸。一场要取他性命的陷害降临到了他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