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处在新旧世纪之交的观众,对春晚有更深的一个记忆。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进步,手机平板等工具进入我们的生活,也使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春晚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曾经也曾在电视机前,等待赵本山老师的出现,以至于迷迷糊糊的睡过去,一觉到天亮;曾经将电视作为唯一消遣的工具,也由此,郭冬临冯巩的《旧曲新歌》成为了相声的启蒙;曾经,把经年的快乐都停留在春晚的舞台之上,将春晚作为过节时最大的期待。

但是,这些成为了过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又一年,2021年央视春晚即将拉开帷幕,如今业也已经进入了紧锣密鼓的排练阶段。网上传闻的一些消息,朱军,董卿等主持人即将回归。

这些我们只能当作一个笑话来看,像是朱军因为职业生涯的污点,再次回归主持舞台,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董卿这几年早已远离了春晚舞台,具体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少了这两个人之后,春晚的魅力也就减少了大半,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观众首先看到的便是主持人的阵容,如果没有吸引眼球的人在,会影响后面节目的收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晚不再成为全球华人年夜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技的进步,娱乐方式的增多,使得替代品大量出现,人们不需要迫切的再从春晚舞台获得快乐,这是一种社会的大原因。

再来谈春晚自身的原因,不能仅用科技的发展进步,来掩饰是自己的颓唐不前。一个原因是主持人阵容的变化,前面也做了分析。主持人,不仅是串场,烘托气氛的作用,也是吸引观众眼球的不二法门。

导演组也曾邀请流量明星来担纲主持人,但效果了了,可见,只有流量没有眼缘什么也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晚分会场的设立,只能用劳民伤财来形容。

并不否认春晚分会场的设置,可以让更多的观众看到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但分会场的设立也受到了诸多的限制,因为时间、舞台等条件有限,使得只能表演歌舞节目。

最早设置分会场的一台春晚应该是2016年(之前也设置过,但未形成定例),被观众评价为:这台春晚是划时代意义的春晚,这从无聊走向难看的一台春晚。此后,分会场一直施行。

全国人同看一台戏,各地的风土人情都可以在一台上展示,没必要也没意义远赴各地,不停的切出切回,反倒会让观众跳戏,影响观看欲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人唱一首歌,是让观众找不同吗?

近几年春晚的一个趋势就是,歌曲节目增多,语言类节目减少。而歌曲节目的增多,势必需要更多的歌手,但很抱歉,在舞台上演唱的半数是影视演员,或许是为了收视率,但并不美丽。

特别是一首歌几个人唱的行为,溜溜球很是抵触。以《难忘今宵》为例,李谷一老师自己就可以的,非要安排四五个人,一人一句歌词就唱完了。这个高那个低,这个明亮那个沉闷,就怕观众能欣赏进去。

据传2021年的《难忘今宵》,由八个人演唱,审美体验必将更加强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语言类节目煽情,春节的欢乐气氛就此止步

大众为什么怀念赵本山、朱时茂、赵丽蓉等老一辈的喜剧表演艺术家;为什么喜欢看以前的春晚喜剧节目,并且百看不厌;为什么对现今的节目提不起任何的兴趣?

之前的节目是为了娱乐而娱乐,目的是给大家带去欢乐;现在的节目是为了流泪而娱乐,节目的的目的是给大家添堵。看完节目不流泪都不好意思,这就是喜剧节目的作用,这就是春晚给大家带去的欢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是春晚舞台的喜剧节目,全国各地的喜剧选秀节目,也有这样的通病。包括风评很好的《欢乐喜剧人》,见到喜剧节目煽情,就觉得尴尬的不行。你煽情可以,去话剧舞台,别用喜剧名号,也别用小品、相声的形式。

记忆犹新的春晚相声有两段,一段是贾玲、白凯南的表演,一段是李丁、董建春的表演。上台一次掌声,下台一次掌声,领掌的都找不到包袱带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德纲的春晚表现也不尽人意,甚至赶不上岳云鹏的舞台效果。姜昆先生的几段相声效果都不错,实话实说。可能有人会嘲讽了,但如果你去比较现场效果,姜昆肯定能够排在前列。

小品也不必说,和相声一样。真正娱乐,最后升华主题的,开心麻花算一家,这里的升华主题,不是煽情!表演者在台上哭的稀里哗啦的,真好笑;用网络流行语做包袱,真好笑;强行的让观众苦笑,真好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众年年期盼,却年年满腹失望而归,也早已找不到当年的那一种感觉。愿2021年春晚会给我们一个大惊喜,找回曾经斑驳的那一份悸动。或许,带孩子看一看之前的春晚节目,也是一份不错的新年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