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寒冬季节,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在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的疾病中,脑梗塞性中风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约占所有中风问题的70%以上。所以在冬季必须要注意预防,一旦身体出现异常,要及时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一段时间,32岁的黄先生哈欠连连,困倦不堪。原本以为,是加班累了没休息不好,也就没那么在意。但是,一天加班后,起床时,突然头晕,浑身无力。他的同事打电话给120,将他送到医院,经过治疗,已经没有生命危险。麻醉过后,黄先生醒了,除了左手略微有一点力量,其他感觉还不错。

医生忠告:一旦出现4个异常,及时检查下脑CT

一、呵欠不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临床资料统计,中风患者中有70%以上的人,在发病前5~10天,会经常打哈欠。其原因在于,脑血管阻塞,大脑血流减少,以致脑细胞缺血缺氧,机体因此刺激呼吸中枢,以打哈欠的形式,补偿体内缺氧。特别是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患者,更应重视这一现象。

二、头晕头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脑梗塞发生时,大脑也会首先出现症状。因脑部血管阻塞,造成大脑长期供血不足,使脑组织、脑神经功能减弱。若长期出现头晕、头痛,应引起注意。

三、舌根发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脑是身体的“统帅”,控制神经、行为、语言等等。大脑供血不足,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受到抑制,导致语言障碍。舌面很硬,经常咬到舌头上,吐出来不清楚,不能完全说出一段话,或者根本说不出来。如有上述表现,一定要立即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造成后遗症。

四、流口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睡觉的时候流出口水,这是脑梗死的先兆。脑梗塞时,会引起肌肉神经不协调,特别是咽腔,出现流口水和吞咽困难的表现。一般而言,单侧流口水,脑梗死最容易引起的就是一侧面部偏瘫,出现神经紊乱,也会有流口水的症状。

防脑梗塞,保护血管,做好以下3件事

1、补充一种酸

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病变的高发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应该尤为注意血脂调控。平常多补充一些黄华草油酸类营养物,有助于减少脂质的合成通路,加速甘油三酯分解消耗,可以起到降低血脂、稳定血管功能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花草油酸具有双重降血脂的功效,是由月见草、亚油酸、植物甾醇酯提炼而成的,长期服用黄花草油酸,可促进脂质分解、代谢,有助于胆固醇的转运与排泄,使血脂保持稳定。

γ-亚麻酸:这是一种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γ-亚麻酸:能促进脂肪的分解与消耗,防止血管中胆固醇的沉积,从而起到降血脂的作用。

2、注重饮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盐量的食物,会引起体内血脂升高,增加脑卒中的危险。再加上吃过于油炸的食品,会导致摄入过多油脂,易造成血脂异常,血流量减慢,形成动脉硬化,阻碍血液循环,增加脑梗死危险。因此,饮食要清淡一些,烹饪方法尽量选择蒸煮快炒,减少油炸。

3、运动降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时可以用手搓热后,按摩颈部左右两侧,速度稍快,以发热、红肿的皮肤为宜。定期这么做,可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的松弛,减少胆固醇的沉积,促进血管的弹性恢复,改善脑供血,助健康。另外也要坚持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管生成。体育锻炼能减少脑梗死的危险,比那些缺乏锻炼的人要低,锻炼时间,一周5天,每次30-45分钟,对身体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