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业绩和信任危机是新氧面临的内忧,那么互联网巨头的加入,则是新氧不得不面对的强大外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品:驼峰财经

作者:驼叔

去年5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有着“互联网医美第一股”之称的新氧(NASDAQ:Y)正在显露出盈利欠佳的原形。

新氧前不久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在营收同比增长近19%的同时,净利同比大降97%。

而净利骤降的同时,新氧的营销费用却大幅增加。看得出,新氧一直以来“烧钱换流量”的业务模式正在暴露出弊端,导致公司出现增收不增利,收入增速也在减缓。

盈利艰难的同时,信任危机却不断发生。

比如,新氧医美被质疑存在违规使用个人信息,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等问题;新氧平台上入驻的部分医美机构存在违规和虚假宣传问题;客户的“美丽日记”和评价存在造假刷评现象。

据《驼峰财经》了解,在一些投诉平台上,消费者对新氧发起投诉的案例也不少。

除了这些“内忧”,新氧还不得不面对新的“外患”。随着互联网巨头的加入,在医美赛道上曾占据先行优势的新氧正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营收增速放缓,净利同比大降97%

新氧科技2013年创立,起初主要从事社区运营,之后上线电商业务,以“社区、电商、点评”的模式提供医美服务,2019年5月2日在纳斯达克上市,被称为“互联网医美第一股”。

由于较早站在互联网医美的风口,新氧早年获得了资本的青睐,上市前经历了6轮融资,但上市后盈利并不好。

新氧11月25日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成绩并不好,2020年第三季度总收入约为3.6亿元,同比增长近19%;净利润仅90万元,同比大降97%。

第三季度净利润不仅同比大幅下降,环比也大幅下滑。数据显示,新氧2020年第二季度的净利润为21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营收实现了增长,但如果从更长的时间来看,新氧营收增速大幅减缓,颓势尽显。

就以2019年为例,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新氧营收增速分别为81%、87%、80%、96%,但2020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的营收增速分别降至-11%、15%、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2020年一季度新氧出现营收和净利双降是因为疫情,那么2020年第三季度在国内疫情好转、各行业逐步复苏的情况下,新氧出现增收不增利主要源于自身经营方面的原因了。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居高不下的费用,吞噬了新氧的利润。

广告投入大,营销费用大增42%

从财报看,新氧2020年第三季度在净利下滑的同时,运营费用却多达3.35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同比大增近47%。

要知道,新氧当季的营收总共才3.6亿元。也就是说,运营费用占到了公司总收入的九成,收入几乎全部收入都用来运营了。

在运营费用中,营销费用最多,该季度新氧的销售与市场费用为2.22亿元,跟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近42%。

截至2020年三季度,新氧的市场、销售和管理费用已达到6.50亿元,这一数据已超过2019年全年。

《驼峰财经》注意到,费用大增的背后,是新氧大笔的广告投入。今年以来,在一些热门影视和综艺节目里,总能看到新氧的广告身影。

比如《乘风破浪的姐姐》和《二十不惑》等节目中就有新氧的广告植入,新氧还邀请一些明星入驻发布美丽日记,利用明星效应带货。

之所以大手笔砸广告,是因为新氧的业务模式是以烧钱换流量,做的是流量生意,靠的是广告收入。

新氧收入来源于两块,一块来自医美机构的广告费用,二是用户预订医美项目的佣金费用,而广告是新氧的主要收入来源。

以2020年第三季度为例,新氧信息服务收入为2.66亿元,来自预订业务的服务收入为9390万元,广告收入占比超过70%。

这么看,新氧不遗余力地砸广告也就不难理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美行业乱象丛生,新氧信任危机频发

如果说业绩下滑是新氧盈利方面的硬伤,那么信任危机是新氧面临的重要考验。

新氧所在的医美行业很时髦,利润很高,也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但当前也是一个乱象丛生、充满套路和虚假信息的行业,普遍面临信任问题。

这一行业到底乱到什么程度呢?来看一则数据。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目前全国医美从业者超过10万人,但合法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仅占行业的12%,合法医师仅占行业的28%。

就算你对这个行业充满怀疑与不满,但看到这样的数据,估计也会吓一大跳。一个如此不规范的行业,黑产猖獗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这样一个行业里摸爬滚打七年的新氧,信任危机也不断发生。

早前,新氧医美被质疑存在违规使用个人信息,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等问题,也曾被曝光存刷单造假、销售违规药品等现象。

作为新氧社区特色内容的“美丽日记”,有报道称是雇佣在国内的韩国留学生写成的,且评价也存在造假刷评现象。

甚至有商家明码标价出售假的整容日记和手术前后对比图,提供给医美机构,并且已形成一条龙服务的网络黑产。

对于新氧平台上入驻的部分医美机构,一直被质疑存在违规和虚假宣传的问题。

比如北京警方就曾破获10多个以高薪招聘名义诱导消费者申请美容贷款去指定医院整容的诈骗案件,其中就有曾经入驻新氧平台且获得新氧认证的北京艾菲医疗美容。直到事发后新氧才下架该机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驼峰财经》了解,在一些投诉平台上,消费者对新氧发起投诉的案例也不少,新氧涉及的法律诉讼也非常多。

有消费者表示,有些新氧入驻的机构强制客户给好评,给好评可返现,如果医美做得不成功,客户给了差评就可能会被封号,如果客户想要退款就得删除差评。

由于信任危机频发,新氧不得不在2020年第一季度升级社区审核制度,清理违规商品涉及商家2822家。

这一举动固然可以表明新氧在规范自身,但也充分说明,此前入驻新氧平台的医美机构鱼龙混杂,有很多并不合规。

要知道,2019年入驻新氧的商家约为8700家,也就是说,此前入驻新氧平台的违规商家占比超过三成。

想想这些不合规的医美机构曾经为新氧客户提供过服务,是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上市前,新氧曾因侵权惹了不少官司,比如2016年,由于新氧将李小璐的照片用于整形美容类的宣传文章中,李小璐将新氧告上法庭。

最终,新氧赔偿李小璐经济损失20万元、精神损害抚慰金3万元、维权成本3280元。除了李小璐外,黄渤与黄奕也都曾将新氧诉至法庭。

就连从事医美行业的人也看不下去了。美呗医美创始人龚连胜不久前就列举了医美行业“八大坑”,分别是合规机构占比低、合法医师占比低、非法药械大行其道、非规范操作屡见不鲜、医美效果虚假宣传、暴露用户隐私、价格虚高、无安全保障。

新氧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此前被爆出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新氧现在审核制度和认证体系又有哪些改变呢?

《驼峰财经》前不久就这些问题给新氧发去邮件,但截至发稿,并未得到任何回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互联网巨头,新氧如何破局?

如果说业绩和信任危机是新氧面临的内忧,那么互联网巨头的加入,则是新氧不得不面对的外患。

如今,对医美行业早就虎视眈眈的互联网巨头已经加入这一赛道。

阿里健康已联合多家医美品牌和医疗机构,发布了天猫医美焕新计划。京东2019年与高德美合作,共同打造医美行业生态圈。拼多多也推出了类如“光子嫩肤”、“瘦脸针”等医美项目。

以本地生活服务为主攻方向的美团更是在医美领域全面发力,三年前就开始布局,2019年更是将医美业务剥离出来独立运营,并与多家大型医美品牌开展合作。

有报道称,现在美团合作的医疗美容机构上万家,平台医美业务月活用户2400万。

尽管新氧在互联网医美的赛道上占据先行优势,积累了不少客户,也获得很多流量,但随着互联网巨头的加入,面临竞争压力非常大。

有数据显示,仅在美团2020年的618活动中,美团医美线上交易额就超过21.7亿元,但新氧上半年的营收也才5.11亿元。

这说明,美团仅通过一次活动获得的交易收入,就相当于新氧上半年全部收入的4倍多。

新氧费尽心思获取流量,而互联网巨头最不缺的就是流量。

在互联网巨头面前,新氧烧钱换流量的做法还有优势吗?这一模式还能持续多久?